宣传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193
颗粒名称: 宣传工作
分类号: D262.2
页数: 4
页码: 74-77
摘要: 本文记录了1991~1992年景德镇市政治方面的宣传工作,内容包含了组织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学习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企业职工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等。
关键词: 宣传工作 政治 1991~1992年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景德镇市各级宣传部门,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宣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效的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为凝聚人心,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推动瓷都的改革开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学习和宣传。自1992年3月起,陆续报道全市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情况,重点宣传市委、市政府贯彻2号文件精神而推出的改革措施和思路。6月下旬,结合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讨论。同时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八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全市县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学习,加强辅导和检查督促,做好市委常委中心组学习的服务工作;举办全市企业高级政工师和政工师培训班4期,共培训406人;组织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辅导材料》和《关于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宣传提纲》,编印学习、宣传十四大文件精神情况汇报简报专号;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搜集干部群众在学习中的不同思想反映,整理上报市委和上级部门,为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供重要依据。
  强化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宣传工作。1992年,配合市党代会和轻工部召开的技术改组改造工作景德镇现场会,两度集中优势兵力,突出宣传市党代会和现场会精神。7月和10月,3次派出人员参加市政府在深圳、厦门、上海举办的外向型经济新闻发布会,加强同当地新闻单位的协调和联络,负责提供新闻通稿,圆满完成新闻发布会的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在组织宣传干部学习经济知识方面,印发经济知识参考资料1万册,举办首次全市宣传干部经济知识学习班,培训宣传思想工作者50余人。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外宣传,参与了全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讨论,并召开对外宣传工作座谈会,加强了对外新闻报道及对外宣传品的制作。为扩大瓷都对外影响,促进瓷都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职工普遍进行了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的轮训;在农村开展了奔小康的宣传教育。同时,加强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到1992年底,全市58个乡镇(场)共有文化站54个,文化中心站9个,村文化室210个,图书室54个,藏书1.7万册,影剧院20个,座位1.64万个,各类放映机80部。建立广播扩音机181部,电视差转台27座,差转机34部,其中村级差转台8个。建立乡镇党校58所,固定教学场所总面积8346平方米。农村宣传队伍也得到充实。全市乡镇文化站有专职人员148人,乡镇广播电视站有专业人员147人,乡镇党校有专职人员(含教员)45人,兼职人员(含教员)720人;在青少年中,主要是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近、现代史与国情教育。1991年聘请老红军、老革命、老干部作报告160多场,听众2万余人次。1992年,结合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进行“不忘国耻、爱我中华”读书活动,并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4万余册给中小学生,进行升降国旗、爱护国旗、保卫国旗标准化训练;在干部、党员中,以各级领导骨干为重点,组织了社会理论、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共党史和党建理论的学习。两年间,讲师团共授课464场,听众3.35万人,组织和参与编写辅导材料4种,《学习通讯》78期,撰文83篇(其中获省级奖励3篇);全市开展了文明新风“十件新事”的评选活动,建党七十周年宣传和教育活动、“扫黄”和打击非法出版物的活动,以及内部报刊的清理和整顿。截止1992年底,全市有各种报纸8种,杂志17种;在全市市民中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抵御“和平演变”的教育;在企业政工人员中,开展了职称评定工作。稳定和加强了全市政工队伍。
  两年来,全市宣传工作的主要成效是: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提高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从而加深了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净化文化市场,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全市社会风气的逐步改善。(金利民 胡国屏)
  【组织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 1992年,市委把学习、宣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3月,就学习和宣传这一重要谈话精神作出了具体安排;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党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关于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辅导材料》;6月,在全市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大讨论。同时加强了宣传舆论工作。并推荐竟成乡作为全省唯一的乡镇代表,参加全省“加快改革开放”报告团到各地市巡回演讲;讲师团在20多个系统、单位宣讲36场次,听众达3000余人次。通过学习和宣传活动,促进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对推动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袁运超 胡国屏)
  【学习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 1992年,市委宣传部按市委要求提出《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四大文件的实施意见》。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分期分批组织全市600余名正副县级干部在市委党校集中培训;在报纸、电台、电视上开辟“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笔谈会”专栏、专题;讲师团分6个专题,先后在40多个系统和单位进行宣讲辅导,共111场次,听众达8000余人次。(袁运超 胡国屏)
  【企业职工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 两年来,在全市职工中进行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共办培训班1958期,参加培训的职工达18万人次(其中青工为12万人次)。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念,增强了深化企业改革的自觉性,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袁运超)
  【《绿满山村》获“金牛奖”】 1992年,在全市农村中开展的奔小康宣传教育活动中,市委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农村奔小康电视专题片《绿满山村》,不仅获得省里好评,而且荣获全国城市电视台电视专题片“金牛奖”。(郑卫人)
  【举办新经济知识讲习班】 1992年10月5~16日,讲师团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新经济知识讲习班,有40名政工干部参加。讲习班重点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股票证券、转换企业机制、关贸总协定等6个专题的辅导。讲习期间,讲师团还组织学员到宁波、义乌、浦东等地考察.这次讲习班,既满足了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业务需要,又拓展了在职干部理论教学的新领域。(胡国屏)
  【全市在职干部哲学考试及格率99%以上】 1991年1月,市委讲师团组织全市在职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考试。全市参考者达27911人,参考率为91.41%,平均成绩为83.82分,及格率为99.49%。(胡国屏)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纪念建党七十周年】 1991年“七一”前后,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教育活动,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其中主要活动有:组织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党建理论知识竞赛,开展全市基层党校达标活动;举办以“党的光辉照征程”为主题的第12届全市群众歌咏月活动和建党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开展党课教学观摩评比活动,集中宣传报道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与此同时,《景德镇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分别开辟“党旗在我心中”,“共产党员的风采”等栏目,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典型事迹。并拍摄一批党教专题片,其中《蜡烛头的风采》专题片,已在中央电视台《祖国各地》栏目中播出;《〓崌山下一劲草》在全省优秀电教片评比中获二等奖。(郑卫人)
  【对外宣传工作】 1991年5月,召开全市外宣战略研讨会,并制作《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纪实》、《景德镇交通导游图》、《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投资与贸易》等4种对外宣传品近6万份,通过各种渠道发送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景德镇的影响。还编印了《景德镇--发展中的外向型经济》画册。在新闻报道方面,1992年全市共组织30余篇文章在国外、境外和国家对外的11报4刊3台刊登和播出。(郑卫人)
  【企业政工人员专业职务评定工作】 全市企业政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从1990年9月至1992年10月。评选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全市26个参评系统的235家参评企业中,共评出高级政工师66人(其中只评不聘13人)、政工师653人(其中只评不聘90人)、助理政工师966人(其中只评不聘57人)、政工员386人(其中只评不聘14人)。第二次从1992年3月起,历时一年,评定范围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大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中专职和以专职为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全市30个参评系统154个参评单位中,共评出高级专业职务17人(含只评不聘2人)、中级专业职务195人(含只评不聘14人)、初级专业职务326人(含只评不聘6人)。(郑卫人)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