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 1993》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066
颗粒名称: 农牧渔业
分类号: F327.56
页数: 7
页码: 249-2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3年景德镇农牧渔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油菜生产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试种“双低”油菜成功、市政府支持良种年活动、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28个、水稻抛栽试验示范、繁殖优质稻种、渔业生产有发展、沼气综合利用等。
关键词: 农牧渔业 景德镇市 经济

内容

【油菜生产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当年,油菜单产、总产均超历史最高水平。全市总产1.65万吨,单产59公斤。比历史最高年1992年分别增长1.3%、5.3%。
  (夏陈澜)
  【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 上半年,早稻种植面积减少8.5万亩,又遭受两次特大洪涝灾害,早稻总产比上年度同期减少6.6多万吨。为挽回早稻损失,下半年及时抓住晚稻生产和大豆等旱粮作物的扩种及提高单产的技术措施,在减少二晚种植面积1.8万亩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产仍达40.53万吨,比上年度总产仅减少4.32万吨。 (夏陈澜)
  【试种“双低”油菜成功】 全年推广优质“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7276亩,亩产66公斤,比全年油菜平均单产增加7公斤。 (夏陈澜)
  【市政府支持良种年活动】 2月27日,省种子站在市召开全省种子工作会议,动员并确定部署第一个“良种年”活动。为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市人民政府拨款2万元,支持农业种子部门进一步加强种子基础设施、良种基地和推广体系建设,以促进良种在发展全市“三高”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张德时 方克明)
  【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28个】 年内,市农业种子部门共引进“名、特、优”水稻新品种28个。其中早稻16个、晚稻12个。赣早籼26号、舟优903、浙辐218、湖北香糯、赣晚籼等优质稻品种,均获得成功。
  (张德时 方克明)
  【推广育秧新技术】 年内,全市示范推广各种新技术育秧,累计栽培面积达110万亩,平均增产辐度5~7%,增产粮食1.65万吨,增收825万元。其中地膜育秧和多效唑育秧,栽培面积达60万亩以上,旱床育秧示范面积4200亩,还有塑料软盘育秧、烯效唑育秧、蓝色地膜育秧、板田育秧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育秧,对节省种子、节省用工、节省秧田、提早成熟、提高品质、提高产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还具有集约化育秧的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刘渥美)
  【水稻抛栽试验示范】 为提高插秧工效和种植密度,减轻劳动强度,市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栽培技术革新和进行水稻抛栽试验示范。年内进行化控大苗抛栽,软盘育秧小苗抛栽,旱床育秧中苗抛栽。试验示范的总面积达300亩,通过试验示范,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刘渥美)
  【推广食用菌代料栽培技术】 年内,全市利用冬季稻田,以棉子壳为代料栽培平菇、凤尾菇面积达200亩以上,年产鲜菇100多万公斤,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刘渥美)
  【繁殖优质稻种】 市水稻良种场引进繁殖辐优一号、中优早3号、奉新贡米、乌金一号、泰国香米等优质稻,种植192.5亩,产二级以上种子4.765万公斤。(吕清民 汪雪桥)
  【水稻良种生产基地建设】 市水稻良种场得到省计委支持,立项并拨款8万元,市财政给予配套资金2万元作为基地建设的开支,加快了320亩良种基地的建设进度。
  (吕清民 汪雪桥)
  【春、秋大豆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 市农科所承担的春、秋大豆区域试验。其中:春大豆“赣83—60”亩产为118公斤,较对照增产7.7%,秋大豆“82N5—876”亩产为104公斤,较对照增产12%。适合在本市示范推广;同时承担了省级课题春大豆“USP90—1”和“泰兴黑豆”的品种对比试验和秋大豆“南87—17”生产示范试验,为这二个品种在本地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汪雨红)
  【油菜、芝麻区域试验】 市农科所承担的第三轮全省芝麻品种区域试验,鉴定出白芝麻品种“85—411”亩产为56.5公斤,较对照增产20.2%。其丰产性、抗逆性都比较好;油菜区域化试验,常规组“89—50”表现较好,亩产为86公斤,较对照增产7.5%。杂优组“B2”亩产为90公斤,较对照增产10.8%。这两个油菜品种都比较适合在本地区种植。
  (汪雨红)
  【推广优化配方施肥技术】 土肥站在全市推广优化施肥88.0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0.64%。其中早稻推广33.6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74.44%,平均亩增34.56公斤,增产率12.06%;二晚54.37万亩,占晚稻面积的85.03%,平均亩增43.65公斤,增产率11.2%。全年共增产稻谷3536.2万公斤,增收2475.38万元。 (汪峙生)
  【水稻病虫害防治挽回粮食损失4万余吨】 年内,全市水稻病虫发生面积207.35万亩次,防治面积155.38万亩次(其中综合防治80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粮食损失4万余吨。 (米清泉)
  【植保社会化服务有所发展】 市植保部门采取增加门点、送药上门等措施,咨询服务10余万人次,开处方5万条,推广新农药械47个品种,经营各种农药110余吨,服务面积30万亩次,县、乡、村三级植物医院累计创收17万元。 (米清泉)
  【把好植物种、苗检疫关】 市植保站坚决执行植物检疫法,调运检疫种子25批次,计种子12万公斤。苗木40余万株,检疫要求书80份,严把种苗基地检疫关。 (米清泉)
  【江西省吉湖农业开发项目设计】 景德镇地区红茶初制厂工程是江西省吉湖农业开发项目的子项工程,是茶叶低改项目的配套工程,属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经省计委批准,由景德镇市茶科所承担工艺设计。总设计红茶初制厂73座。分建50t/a初制茶厂53座,30t/a初制茶厂20座。项目总投资2836.97万元,年内竣工投产20余座。 (项代法)
  【果茶桑全面发展】 年内,全市有苗圃200余亩,自繁柑桔、桃、李、板粟等果苗138万株,果树苗达到自给有余。全市新增果园6500亩,水果总产量1993吨,比上年增长42%;新增茶园2280亩,茶叶总产量2510吨,比上年增长16%;新增桑园1200亩,产蚕茧300吨,比去年增长18%。 (周钱桂)
  【洪涝造成棉花减产】 7月,乐平市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棉花受淹面积3.68万亩,造成棉花总产比上年减产24%。
  (周钱桂)
  【鹅鸭工程初见成效】 年末,鹅鸭的饲养产量发展到187.9万羽,为1991年末的四倍多。其中年末存笼112.48万羽,出笼67.36万羽,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0.2%、76.9%。
  (徐道和)
  【首次引进成都麻羊】 11月16日,市内首次从宜春地区上高县引进成都麻羊38头,分配在乐平市后港乡和浮梁县洪源乡饲养,至年底已产小羊羔4只。 (徐道和)
  【推广良种蛋鸡新增产值560万元】 景市是全省“丰收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之一。全年,共推广良种蛋鸡12.95万羽,蛋鸡500日龄产蛋数256枚/只,总蛋量16.25公斤,蛋料比为1∶3.05,两年共增加鲜蛋52.32万公斤,新增产值560.96万元,新增收益230.34万元。 (徐道和)
  【耕牛杂交改良及菜牛育肥技术推广】 全年共实行人工配种812头,产杂交小牛393头。11月份,从泰和县引进杂交牛26头,分给养牛专业户饲养,并向其推广种植黑麦草和稻草氨化、杂交牛育肥技术。 (徐道和)
  【推广宝丰牌871猪用浓缩料】 年内,推广宝丰牌871猪用浓缩料750多吨,推广面达到30%以上,对缩短猪的育肥期,提高出栏率,增加养猪效益起了很大的作用。
  (徐道和)
  【积极开展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为保障畜禽生产发展,市畜牧兽医站积极组织各类疫苗,发动畜牧兽医人员开展畜禽防疫注射工作。经省牧医局检查验收其猪瘟疫苗注射率达99.2%。鸡新城疫苗接种率为88%。同时针对性地注射丹肺二联苗、仔猪副伤寒、牛出败、禽出败和鸭瘟等疫苗,使危害畜禽生产的常见疫病得以基本控制。同时,市家禽检疫站认真贯彻执行《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组织兽医卫生检疫人员,积极开展畜禽及其产品的产地、屠宰、运输、市场四大环节的检疫检验工作。全年共检疫生猪31.5万头,牛0.7万头,家禽5万羽;检出和处理病畜1632头。检验肉类8527.3吨,检验出和处理病、死畜肉3吨,消毒猪、牛皮12.2万张;车辆1645辆。对保证上市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畜禽疫病的传播,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的顺利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蔡迪生)
  【两度发生牲畜五号病】 年内,景市曾两度零星发生牲畜五号病。一是从1月27日在乐平市镇桥镇发现两个疫点,至6月26日市财校食堂生猪发病止,持续5个月,发病范围涉及两县、两区25个乡镇、73个疫点,发病猪及同群猪1293头,病牛22头。二是11月8日,浮南矿生活科猪场报告疫情发生、病猪和同群猪102头。该病首先发生于来自安徽的长丰、无为、霍邱、祁门等县和江苏泰兴、泗阳等县及邻近波阳、万年县的肥猪,并感染当地猪、牛发病。对上述家畜,均按防制要求,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进行了杀、烧毁和深埋及局部封锁、消毒等措施。但因经费不足,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
  (蔡迪生)
  【畜禽生产有发展】 、年内,全市生猪出栏37.28万头,比上年增加18.2%,年末生猪存栏40.51万头,与上年持平;耕牛存栏6.66万头,比上年增加2.6%;家禽存笼334.58万羽,增加17.2%,出笼220.15万羽,增加76.9%;羊存栏689头,增加53.4%;兔1945只,增加71.2%;肉类总产3.55万吨,增加20.9%;产蛋量7650吨,增加28.6%。
  (徐道和)
  【繁殖良种仔猪】 市畜牧育种场采用长白X本地黑毛猪、约克X本地黑毛猪进行杂交,生产仔猪346头,其优点是:饲养易、料肉比低、肉质好。(吕清民 汪雪桥)
  【育成家禽新品种——景德黄鸡】 景德黄鸡,是市种禽场利用江西地方品种广丰白耳鸡与以色列国的F40隐性白羽鸡等几个品种进行多元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肉质鲜嫩、低脂肪,营养丰富,保持了地方鸡的肌肉品质,且耐粗食,抗病力较强,适合散养和规模饲养。景德黄鸡是加工制作“景德板鸡”的唯一品种。(詹周荣)
  【引进优良种鸡】 年内,市种禽场先后引进以色列国的安纳克、红羽肉鸡父母代3000套和美国的彼德逊正忌肉鸡父母代3000套,进行适应试养研究,并繁殖推广禽苗15万羽,取得当年新增产值30万元的好效益。
  (詹周荣)
  【樱桃谷鸭品种提纯复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市种禽场对从英国引进的樱桃谷鸭品种从数量、质量上进行提纯复壮,通过定向选择,使商品代生产性能比引进时提高10%,节约了大量的引种经费。6月18日,经市科委组织的省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詹周荣)
  【良种配套饲养技术开发】 市种禽场利用狄高AB与红波罗CD杂交繁殖后代,提高生产率6%;通过对鸡群抗体监测及法氏囊高黄卵液的制作应用,提高鸡的成活率,使种鸡、的月死亡率控制在0.69%以内;研制开发及应用无鱼粉蛋鸡配合饲料,较好地解决了动物蛋质贫乏的实际问题。该课题于6月19日经市科委组织的市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达省内先进水平。(詹周荣)
  【禽、蛋、苗销售】 年内,在省内外销售肉鸡26万只,肉鸭5万只,鲜蛋60公斤,禽苗197万羽,家禽种蛋40万枚,创产值1100.8万元。利税200万元。(詹周荣)
  【培育高产冬片鱼种】 为提高冬片鱼种的产量和规格,市水产场利用池塘,开展高产养殖示范。通过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培育冬片鱼种共计2.8万尾,平均规格每公斤80尾,平均亩产343.14公斤,比原来亩产250公斤,增产40%。(侯丹蒙 马杏生)
  【荷包红鲤鱼提纯复壮】 市水产场在进行荷包红鲤鱼的提纯复壮工作中,重新选育10组亲本进行繁殖,共产苗3000余尾,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对比,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体型、体色与亲本相似,较好地保持了荷包红鲤原种不退化。(侯丹蒙马杏生)
  【市水产场成为全省长江亲鱼原种二级培育基地】 市水产场自1958年创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1993年底,共有养殖水面118亩。其中:亲鱼池22亩、苗种池96亩,鱼饲料地30余亩;有一套现代化的家鱼人工繁殖设施。其中:孵化房1幢250平方米,环道8只,产卵池2个,大型蓄水池1口;有“四大家鱼”鱼种250余尾,年生产水花鱼苗能力可达1亿尾,培育冬片鱼种170万尾。苗种既销市内,又销往婺源,上饶、波阳和浙江、安徽、福建等地。是一个生产“四大家鱼”的苗种场,已成为全省长江亲鱼原种二级培育基地。
  (侯丹蒙 马杏生)
  【渔业生产有发展】 年内,全市养殖面积7.84万亩,总产7390吨(其中养殖产量6107吨、扑捞1283吨),平均亩产84.6公斤,比上年增长18.7%。在养殖品种上除四大家鱼外,增加了尼罗非鱼、〓头鲂、鳜鱼、彭泽鲫、埃及塘鳋、蛙类等品种。渔业总产值达3128万元。(任明华)
  【推广“三高”渔业养殖技术】 年内,全市实施“三高”养殖技术的养殖面积2632亩(其中池塘1412亩、库沟1000亩、稻田养鱼220亩)。池塘养殖单产平均达508.75公斤,亩产值2085.22元,亩纯利1218.75元;库沟养殖平均单产150.58公斤,亩产值587.17元,亩纯利351.3元;稻田养鱼平均单产55.83公斤,亩纯利228.3元。实施“三高”养殖技术的池塘,比一般养殖的亩增518.9元。
  (任明华)
  【节约能源效果显著】 年内,全市推广省柴节煤炉7218户,为省下达任务的144.36%,累计达到17.56万户,全年可省柴17.56万吨;全市新建沼气池53口,总容量318立方米,累计975口,累计总容量7550立方米,全年可节省柴127.47吨。这既有利于农民增收节支,又对封山育林、水土保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吴广德)
  【沼气综合利用】 乐平市乐港镇丁家亭村(沼气村)用沼气废料种植蓼兰23亩,亩田纯收入528元,比常规肥种植亩增收18.7元。该村还利用沼渣深施种植商品蔬菜30亩,品种有青菜、辣椒、大蒜、花菜、包菜十余种,同时利用沼液浸种和叶面喷施沼肥技术。所产蔬菜不仅具有产量高、颜色鲜的特点,还能减少蔬菜病虫害,达到无公害蔬菜的要求。丁家亭村农民综合利用沼气种植商品蔬菜,全年户平均增收650多元。(吴广德)
  【兴办微水电解决山区农民用电难问题】 市域山区农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自筹资金,积极兴办微水电。年内,全市共建成微水电163座。装机容量220.75千瓦。其中仅浮梁县西湖乡合源村新安装微水电23座,装容量13.7千瓦。此举为解决山区农民用电难问题探索出一条可行途径。
  (吴广德)
  【保护农业环境刻不容缓】 从乐平市乡镇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调查情况来看,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该市乡镇工业每年排废水总量达10.4669万吨,其中有机废水为8.4289万吨,无机废水为2.0380万吨。无毒有害废水为8.4669万吨,每年排放废气227.277百万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306.55吨,氟化物为30441吨,烟尘为1497.972吨,粉尘1807吨,固定废弃物10000万吨(不包括煤矸石)这些“三废”物对农业生态及人畜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废水排放所产生的病原细菌与腐败有机物会导致硫化氢、硫醇之类的恶臭气体,并使水域环境极度恶化,废气排放其二氧化硫进入植物叶孔后形成亚硫酸盐,会使植物叶子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同时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遇到水形成亚硫酸后会随雨降至地面,即酸雨,可直接污染水域,侵入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烟尘污染空气后不仅使空气清洁度下降,农作物还会因烟尘的积淀而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因此,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吴广德)
  【圆满完成农民技术人员换发证工作】 5~12月,在对全市原有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认真清理、复核,对申报不同等级的农民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职务评定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全市农民技术人员换证、发证等工作。全市有974名农民技术人员获得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其中高级农民技师11人,农民技师177人,助理农民技师364人,农民技术员422人。按专业分,农业:305人,畜牧业214人,农经336人,农机104人,水产15人。
  (肖学军)
  【农业技术培训】 年内,全市农业系统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309期,培训各类人员5.85万人次,占全市农林牧副渔劳动力的19%,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8万余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以农业生产常规技术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微肥和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机技术。培训方式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培训和流动培训。培训方法则采用到农村讲课、印发技术资料与田间地头实地操作示范相结合,并将各主要农事技术利用黑板报、广播进行宣传,及时将各种农业技术和生产信息授(递)给农民。(肖学军)
  【拓宽农业信息服务】 年内,全市农业系统提供的各类信息。被省厅、市委、市政府、报社、电台采用的达80余篇(条)。同时,还编发《景德镇农情》27期,增发以政策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特刊5期和各时期的生产经验、技术措施及其有关政策、经济、生产信息76篇(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肖学军)
  【市农牧渔业科学研究所升格】 经市委第21次常委会研究同意,并以(93)景办抄字15号文件,抄告景德镇市农牧渔业科学研究所升格为正县级机构。(方年勋)
  【建立竹笋生产基地】 年内,拖拉机站成立食用笋商品基地开发公司,并在浮梁县三龙乡建立生产基地500亩,已栽食用“母竹”2万株,生长良好,预计1996年可获效益。
  (郑民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 1993

《景德镇年鉴 1993》

《1994年版《景德镇年鉴》主要记载1993年景德镇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大事,新事,要事及基本情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椐,为社会各界了解景德镇,建设景德镇提供最新的资料。它不仅是一部综合性资料工具书,也为志书的编纂与续修积累史料。 景德镇年鉴》(1993)所设类目在1993年版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共设特载、概况、人物、政治、政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综合经济管理、陶瓷、工业、交通·邮电、农业、粮食·商业、经贸·旅游、金融·保险、劳动·人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县(市)·区概况、大事记、统计资料选辑、附录等24个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