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陵园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6020210000141
实物名称: 文天祥陵园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425_00.pdf
类型: 其他
分类号: K878.8
主题词: 古墓;文化遗迹

实物简介

文天祥陵园坐落在吉安县富田乡鹫湖(木湖)大坑村东北的卧虎山,占地面积1270平方米。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北京柴市刑场就义后,他的遗体由江南义士张千载等人隆重葬于北京城小南门外,后其衣冠等归葬故里。该墓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明弘治元年 (1488),当地官府曾奉旨进行重修。后经数百年,由于自然风化等原因,该墓残败破损,墓前的石雕群等一片狼藉。1983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进行维修。:1992年,吉安县人民政府又对该墓进行一次全面维修。维修是根据文氏家谱记载,在省文物局派出的古建筑师指导下进行的。按原貌修葺的有神道、台阶、平台、拜谒台、石雕群、牌坊、石拱桥、功德碑、标志说明等。神道长47米,以示文天祥47岁为国捐躯。 台阶自下而上,分为12级、8级、3级三个层次,寓意文天祥在1283年殉难。 文天祥陵园坐东朝西,气势雄伟,群山环抱。远望林木苍翠,近处流水潺潺。墓封土高2.6米,直径 5米,呈半球形状,墓门高2.1米,宽3.4米。墓前有祭祀台,两边各竖一墓表,有两条石阶拾级而上。一尊尊古朴威武的石翁仲、石马、石彪、石羊忠实地列于神道两侧,默守着千古忠魂。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辞典》。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