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明墓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6020210000130
实物名称: 桃溪明墓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423_00.pdf
类型: 其他
分类号: K878.8
主题词: 古墓;文化遗迹

实物简介

桃溪明墓坐落在新干县桃溪乡城头村附近。1973年,城头村社员兴建仓库取土时发现。经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从墓中出土金钱、铜镜、铁剪、香料和丝棉织品等文物60余件;并发现两具没有腐烂的尸体。考古工作队已将其中的一具女尸运回南昌进行解剖研究。 墓中碑文记载,这具女尸为明朝广西按察御史(新干籍)朱琏的母亲,死于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 停柩4年后下葬,距今近400年。出土时死者身上穿13层衣服,6条裙子,然后用5条丝绸被子包裹捆扎起来。棺内用棉花和衣服填满,并有一层深绿色的水;棺外用糯米浆拌石灰细沙密封。尸体外形宪整,皮肤等软组织尚有弹性。经江西医学院解剖,皮肤、肋膜、肌肉等层次尚可辨认,四肢血管、神经以及脑膜、耳膜、真假声带都清晰可见,眼球部分角膜呈半透明状,棺内的丝、棉纺织品也保存完好。特别是身上穿的几件丝绸衣服,花纹精美,颜色鲜艳,胸前用金线刺绣龙凤图案,灿烂如新,是研究明代纺织工艺的一批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两具尸体和随葬的纺织品近400年均未腐烂。这对探讨古代的防腐措施,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