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唯一号: 140336020210000001
实物名称: 武功山
其他名称: 武公山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T00271_00.pdf
类型: 山川
分类号: P941.76
主题词: 自然地理

实物简介

武功山亦称武公山。据清光绪元年版《吉安府志》载:“武功山在安福县西,根盘八百里,跨吉袁两郡,界接长沙,最高者为白鹤峰”。相传晋时有武氏夫妇修仙炼丹于此山,因此名武公山。南朝陈武帝时王师在此平侯景之乱,遂更今名。该山位于罗霄山脉北段。山体呈北东东一北东向,西起湖南茶陵、攸县交界的杨柳山、岩公山,东至新干与宜春地区的清江、丰城之交的玉华山,逶迤延绵长达290公里。境内长达140公里;展布范围介于莲花、安福、吉安、峡江、新干县之间。该山发育于罗霄山脉一零山褶皱带中的武功山一玉华山隆起区。大约在4.4亿年以前,赣西湘东曾是一片地质上称之为“赣湘岛海”的海区,当时武功山就是呈东西向伸入该海域长达150公里的半岛,嗣后随着周围海区的隆起而上升成为山地。山体主要由震旦系变余砂岩、沙砾岩、硅质岩、泥岩、灰岩,寒武系灰岩、硅质岩、板岩、页岩、粉砂岩及一些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组成,并有奥陶纪黑云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叠纪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早侏罗世碱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闪长石等岩类侵入。 武功山是吉安地区与萍乡市、宜春地区及新余市的界岭。海拔标高一般在800 ~ 1200米,整个山体在地貌形态上构成中山一低山区。武功山的主峰金顶(白鹤峰)海拔1918.3米,居于安福西北,是安福与萍乡市的界岭。其他的主要山峰自西而东还有萍乡与莲花间的棋盘石山,海拔H57米;莲花与安福间的高天岩,海拔1275米;吉安与新余间的九龙山,海拔1699米。山岭的海拔高程显示出西高东低的总体变化趋势。武功山还是区境北部赣江一级支流禾水与武功山北麓的赣江一级支流袁水的分水岭。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