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5020210002729
作品名称: 井冈山兰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008_00.pdf
责任者: 贾凤山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06
主题词: 文学

作品简介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人感动、令人仰慕、令人思念。在深受人们感动、仰慕、思念的事物中,井冈山兰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井冈山兰是一种绿色草本植物,如白玉翡翠般的根茎深深扎在贫瘠的土壤和苔蘇之中。春暖花开的季节,井冈山兰那龙舌般的叶片便向四周舒展,和盘托出一束束或一串串的兰花,有的白里透着点点朱红,有的紫色微泛闪闪蓝光,淡淡的幽香染遍了五百里井冈。 古人赞美兰花为高雅之品,被誉为群芳之冠,有“王者香”、“君子之花”等称号。据有关资料介绍, 兰花有春兰、惠兰、墨兰等,而井冈山则以寒兰、春兰、秋兰最为著名。有的古书写到:“茅草之下或有兰香”,赞美人才出自贫寒、低微。井冈山兰当然不是出自高雅之堂,它属于南天红土地上绽开的一束束精品,出身低微而奉献高洁,播天下而应大众,其花为人民之花,其香为人民之香。 由井冈山兰的高贵品格,使人们常常联想起许多井冈山巾帼英雄,伍若兰就是那一束束井冈山兰中开得最美最艳最香的一朵。在井冈山,无论是大人小孩,谈到兰花时都会谈到伍若兰。 伍若兰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夫人,她从小就非常喜爱兰花,遂取名为“若兰\ 1926年秋,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她带领一百多名农民冲进土豪家开仓济贫。:1928年初,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发动了著名的年关暴动。当时担任中共耒阳县委委员的伍若兰,组织农军攻打反动民团,把朱德、陈毅的部队迎进了县城。后来,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战斗情谊,使朱德和伍若兰结成了革命伴侣。 湘南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国民党反动派大为恐慌,连忙出动七个师的兵力并联合当地反动地主武装,对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疯狂进行围剿。在关键时刻,伍若兰带领耒阳农军,英勇苦战13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接着,她又带领队伍跟着朱德、陈毅登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1929年 2月初,伍若兰同志为了掩护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不幸被捕。敌人妄图用严刑拷打追问共产党和红军的重要机密,追问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的下落.但是得到的只是三个字:“不知道”。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残忍地将伍若兰杀害。烈士牺牲时,只有23岁。 1962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挥笔写下了“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当他视察完茨坪和大小五井后,专门寻访了当年与伍若兰在一起生活过的兰花坪,并挖了几株井冈山兰和一些泥土,带回北京中南海侍养,以缅怀对先烈的追思和哀悼。据说,在福建鼓山的碑林中,专有朱德手书的“兰花圃”,那字迹动若惊鸿,情感厚重,蕴涵着革命老人对兰花的至爱钟情。 我看到,今日井冈山山上山下,用烈士鲜血染过的井冈山兰,越长越多,越开越艳。那一簇簇富贵、 幽深、清纯的小花,柔柔的、温润的馨香,氤氤着,能把人醉酥。井冈山兰已成为革命圣地的美妙奇观,它与红杜鹃、红枫叶、红杉林等构成了一幅秀美壮观的风景画,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贾凤山:吉林人。当代作家。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凤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