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山水约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5020210002703
作品名称: 青原山水约记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976_00.pdf
责任者: [清•桐城]方以智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06
主题词: 文学

作品简介

自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特以七祖道场居其中.而名其实「此山自文水嵩华来,叠嶂盘纤.起天岳、芙蓉,转黄原岭,为资福寺。其干南临张渡,为洞岩朱陵观、西华峰白竺庵。西北施刿,临赣江为滩头泥湾,起鸡江峰,渡永和。东自鹘古鸟岭,下龙集寺,浮山分夏并驱,绸塘斋楼,至于梅林。由是而言,中阿一带为玉原里,沿溪随华盖峰为云里、下里,又衍而北为花园里,皆青原之麓坂也。净居寺独居帐内.双象重抱。青又庵之三溪出金粟,谷口为待月桥,南流历万善、磨下诸坂而入赣江。故水绕山复,皆为道场门户。 自郡来者二十里,自鸡江泊来者五里,会于红亭,穿松林而入。圣域、祖关,双峙传心之堂,——“祖关”,颜鲁公所书也。溯溪而进象口,百花台塞焉,是为镜石。过新版桥,乃见刹竿,丹青眉然,殿居池中, 环廊三桥,毗庐在后。其上则七祖之塔,层楼覆之。“曹溪宗派”,王新建题。旁启殺门,则倒荆树在其右,本围丈余而枯,旁生一干,枯木之皮发三藥焉。因笑曰:“杏坛以桧奇,药树以荆奇,奇果在此乎?不负其材,贵自植耳。”塔左有泉,烛人须眉,饮之清冽,相传为七祖卓锡泉。其下为碧乳泉、喷雪泉,胡忠简所名也。由卓锡泉而展臂过觇,为五笑亭。亭据青龙石,下临墨潭。潭之西,怪石壁立,群木争高,滅流其根,青荫蔽日,是曰翠屏。构亭相向,是赵、李诸公所修,盖古有之矣。 安成思祖从曹溪来,卓锡故乡,鲁公题名,在唐为盛。黄山谷长咏,与周元翁碑,在殿壁。元翁,濂溪之子也。张商英有诗。姜公辅、李彤、韩衢、韦悦、张励、谢弼,皆有所建造。信公书“青原山”,其字五尺。 “空庭帰”之句,又五百年矣。青原之为青原,所由来也。元有宋长者,施田葺宇,其后零落。逮万历间, 亚羊寄褐栖之。惟新建之心学,起于江西,而罗念庵、邹东廓、聂双江、欧阳南野诸公倡之,于此连篇酬和,照映山谷。邹忠介与郭青螺、萧伯玉、刘晋卿诸公议改建传心堂于驼峰之阳,而以其谷还净居。属之寂公,鸠工十半,寂公寂矣。考旧志,有曼殊阁、临涧阁、水阁、归云阁、詹葡轩、寢堂、蒙堂、雷泉亭、茅亭、 龙穴亭、徘徊亭,皆唐刺史、宋元尊宿所建,今莽如也,毗庐架空,漂摇风雨。直至笑峰大师来,重开七祖之颜,遇缘扶起,万瓦鳞次,周楹复道,四望森然。主此三年,正欲举五贤祠而新之,复圣域、祖关之旧,而又脩然去矣。愚山施公来,屹然并坊,大振传心之铎,冷灰重爆。时哉!时哉!梦笔杖人主庐山圆通时,以易衍道场,愿集大成,兼中妙叶,寂历指掌,而要以悬崖过关,亨与时之消息。三世一报,托孤在慈。今青原犹庐山也,愚者适寓喷雪之轩,因记青原而嘘嘘焉。青螺举杏荆以示人,泗山卷卷,解圣谛之缚。 忠介曰:“江河纳百川,罔不欣受,岂作二见?然不敢随众和合,患不得人领其事耳。”愚者曰:“在山水言山水,可也。仁者,智者,代乎?错乎?必三番乎?不落阶级者,谁乎?是在后之游者。”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