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监丞祠堂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5020210002693
作品名称: 欧阳监丞祠堂记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964_00.pdf
责任者: [宋•吉安]欧阳守道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06
主题词: 文学

作品简介

靖康、建炎间,庐陵郡死国事者二人,欧阳公死燕山,忠襄公死金陵。死一尔,有异焉,杨公死城,欧阳公死使命。死城,故事平得即祠其所;死使命,故无所于祠。岂惟无所于祠?虽所居乡,未之祠也。 兹大缺典百有六年,其从孙文龙始得地于慧灯寺之旁,屋之,率宗人俎豆焉。书遗余,愿有以记。有谓余曰:“欧阳公诚死使命与?致命于敌国,不从,我死之,义也。公之往也,吾国则有辞矣,敌焰方炽,京师方急,三镇虽天下根本,不敢爱也,以是纾祸,且为后图。公奉命割地,可也。既至深,军民固守不下, 公知人心未解,即反其辞告之F1:'朝廷为奸臣误至此,若忠义报国,吾已办一死矣!’敌盛怒,执杀之。谓违使命以死,非死使命也,义与?”余曰:公得死,尚何言?当崇政殿之问,渊圣非决有弃地意,公亦力言不可,且谓:“战败而失其地,它日我师取之,直;举以与之,它日我师取之,曲。”时宰既诋其说,又强以行。大类汉遗狄乘障事,事不出武帝,而出张汤尔。使公竟致使命,不死矣,而岂公夙心哉?当其慷慨城下,痛哭以勉守者,但见有吾心,不见有使命也。此时宰之命.非君父之命;此君父之命.非宗庙社稷之命也。臣受命于君,君受命于宗庙社稷,扬扬出疆,举地以与人,曰“有使命在吾”,为宗庙社稷惧矣。使皆类此,一隶可办,何以知义之士大夫为?古语有之,为人臣不通《春秋》之义,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故曰“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社稷,则专之”。当时人心如此,使所在皆固守,不可其纾祸,不犹愈于割地邪?况不可割,吾前言邪?夫前言忤时宰意,一宜死。知不可,顾不得已为此来,二宜死。固守不下,何人?今摇之使背国归敌,予何人?三宜死。死而死尔,万一觊吾地之存。夫义无定名,要于忠;忠不在小谅,归于为国。公得死,尚何言?公讳珂,字全美,郡之永和人也。登崇宁五年进士乙科。历仕忠州教授,知杭州盐官县,罢,起,授南军司隶。以监司荐,女晾师,遇国难。及出使,秩朝请郎,加将作监丞。 公有子衮,夭而不嗣。绍兴中,上录公大节,官其婿临江曾敏敬恭。敬恭故曾为祠于其里之荐福寺,今像则文龙从寺识之。堂既成,尚谋结屋于左右,使子孙读书其中而奉其祀。故乡之好义者出力以助, 而州家亦可补其不逮,是可以观人心矣。 呜呼!公死何地?公像在此。公子为谁?公也世有祠。今其地址通达,面大江。停车艘舟,顾瞻而徘徊者,尚其念曰:人谁无死!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