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碑文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5020210001763
作品名称: 附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碑文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489_00.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纪念碑

作品简介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中国革命处于十分危急的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列主义旗帜,继续坚持革命斗争。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同年九月九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创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随即进军井冈山,在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和湖南农军,艰苦转战,到达宁冈,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胜利会师。五月四日,井冈山军民在碧市举行庆祝大会,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同志任军长,陈毅同志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同志任参谋长。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这两支革命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中国革命斗争的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依靠农村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立碑永志井冈山会师的伟大历史功绩,1987年5月4日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