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4020230000608
专题名称: 春节
其他名称: 过年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92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春节是青原区农村中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俗称“过年”。 大年初一这天,作为家长的男人过了午夜就起了床。首先用除夕夜预备好的水洗脸净手,然后烧几片纸钱,照着门闩转3圈,将大门打开,向天地作揖跪拜,燃放长鞭炮,叫“开财门”。有的地方还向本年吉利的方向点香烛跪拜,表示“出行大吉”。 早餐由男主人做,吃青菜、芋头、豆腐、粉丝4样素菜,用植物油炒。用过的废水不能往外倒,一律要倒入空盆内,名为“聚宝”。饭后,小辈向长辈拜年。女主人预备好糖果、礼饼、豆子、花生、蕃薯片等果品,招待来拜年的小孩子。 早饭后,有些村男性齐聚在总祠内,由族长公带头行祭礼。祭品有斋饭、猪头、猪尾、全鸡、全鱼等。村里男丁按辈份列队,跟着族长公先向祖宗牌位行大礼,再朝天井向天地行大礼。团拜毕,乡亲们互道新年好,而后外出拜年,先亲后疏。小孩拜年时,一进门先说:“某某公公(或叔叔、伯、婶等),拜年哟!”说完,走到厅堂上方跪两跪,大人马上扶起说:“祝今年读书考头名哟!”等勉励话,并分发茶果,有的长辈还会发个红包。大人进门时先说:“某某叔(或伯、婶、哥、嫂等),拜年喏!”说完,朝上厅作两个揖。主人回敬道:“祝今年发大财哟!”稍后,新娘由婶嫂陪同,挨家挨户向长辈拜年,认识本村乡亲。每家都要请她喝茶、喝肉汤或鸡蛋汤,临走时还要捎上两个礼饼。 大人在路上相遇,互相作揖,互道“恭喜发财”、“添丁进财”、“步步高升”等吉利语。即使以前有过口角的,也能一笑泯怨仇。拜年有一定的规矩,“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拜年拜到初七八,跪在地下无人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过年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有的发明信片,有的打电话,有的用手机发送短信拜年。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