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衣着穿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唯一号:
140334020230000369
专题名称:
衣着穿戴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646.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客家人穿衣最明显的特点是男女上装均为右衽偏襟形式,儿童也穿大襟衫,女孩上衣稍长过膝,男孩上衣则要短些。成年妇女的大襟衫做工精细,领口、开襟、襟边以丝线刺成花饰,十分美丽;为便于劳作,在上衣外加系“围身裙”,裙上绣以花鸟吉祥图案,两侧下摆贴上花边,系上银制项链与腰链,束出胸挺腰细的效果,既干练利索,又富有美感。客家男人喜围“搪裙”,即用白布或青布围在腰间,热天便于揩手擦汗,冬天便于避风烤火笼。为适应山区耕作,客家人的裤子一般为大裆裤,裤脚宽大,便于耕作时挽卷。衣裤多用土布,冬装染成藏青色,夏装用土法漂白制作。 客家人大都习惯赤足,出门远行或上山多穿草鞋,早晚休息或走亲戚时才穿布鞋。布鞋都是自制,鞋面用料不同,但鞋底都是手工扎成的白布千层百纳底,经久耐穿。客家妇女还以自制布鞋作为表达情爱的一种方式,客家姑娘出嫁前制作大量男女式布鞋随嫁赠与丈夫家皿其亲友。 客家妇女结婚后梳髻。髻上插各式银饰,配上手镯、耳环、颇显尊贵大方。客家中、老年妇女冬天在额边系一块宽约两寸的夹层青纱条御寒,称“贴耳帽”(本地人称“汗巾”),正中缀以玉器或银器饰物,年纪稍大的妇女寒冷时还会裹上一条头帕。老年男性和小孩戴双层夹布铺上棉花、遮住后颈及肩部的风帽,小孩风帽都做成兽头状,既像虎又像狗,缀以各种饰物,帽后系飘带铃铛。母亲背幼儿外出时,身上披一块用芒麻线编织的“网裙”,网裙周边系吊数十枚古铜钱,稍一摆动,叮当有声,传说可以辟邪驱兽。 改革开放以后,多数客家人尤其是青年男女的衣着穿戴逐渐与时尚同步,只在偏远山区部分老年人依然保留传统的穿戴装饰习俗。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