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青原区接大神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4020220000403
专题名称: 吉安市青原区接大神习俗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93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河东街道刘家社区刘家村,正月初七,由族房长及当事人接大神爷。在宗祠中栋南墙挂大神爷画像,约高2米,宽3米,同时由三房长将康爷安置于神台左,接着点灯、香、烛、纸钱、鸣鞭炮,给康爷洗脸、换衣服。初九至十五每晚点灯、香、烛、纸钱、放鞭炮,放3响大铳,自始至终鸣大铜锣、大鼓,5~7人坐神台前慢诵赞文近2小时,大人、小孩于旁静听,结束后吃八宝粥。十二至十五日晚看耍龙,龙前有龙珠,龙后有5~1只方牌。每节龙,龙珠、方牌都插蜡烛,挨家挨户道喜,所到之家燃放鞭炮迎送。十五日8时左右,各家各户将盛有阉鸡(其尾留有3根毛)、猪肉、鱼、饭、豆腐等食物的托盘供奉在宗祠中栋大神爷旁。鱼要求是活的金色小鲤鱼,用线一端吊鱼脊鳍,另一端吊筷子头,再将筷子另一端插入饭中,金色小活鲤鱼不停的跳动。一直停放到近中午端回。十五日晚,道师做道场。十六日上午,由族房长带全族隆重将大神爷画送到本村桥头烧毁,再将康爷送回康爷厅。该民俗解放初期失传。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