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箍俚龙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4020220000331
专题名称: 新圩箍俚龙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85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箍俚龙传世于新圩镇栗溪村,流传了几百年。据栗溪《胡氏族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8),村前有一座祖山,称“龙形”,盛产毛竹。山上有一口活泉,叫“珠源”(现已建成珠源水库)。相传该村就是靠了这股龙口含珠的水脉才得世代繁衍的,所以村民们把“龙形”山“珠源”水奉为神明。箍俚龙就在人们对龙的图腾的崇拜和每年的春祭活动中产生了。 箍俚龙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一当地的下元宵节前后表演,以祭祀天地、龙王、祖宗,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对神明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正月二十六日起,村民们便筹备扎灯,待到二月初一午后,人们把龙灯带到“龙形”山上“请水”“发龙”。表演时由九人持龙,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因为龙身是由一个个篾箍紧紧相连的,给龙的穿绕、摆字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所以表演时无论集散都连贯自如,穿花摆字能随心所欲。 1954年,箍俚龙参加了当地农民文艺会演。1958年挖掘并首次整理,除注意保留箍俚龙的原有特色外,还作了尝试性的改动。其中就有把摆字“天下太平”增摆“东方巨龙”。1959年2月,东方巨龙参加了原吉安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获优秀奖,3月加入吉安地区代表对参加江西省农村文艺会演,受到一致好评,并选拔参加了最后的公演。1959年10月,东方巨龙在吉安街头隆重举行建国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表演。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力度,1984年,吉安地区开展民间舞蹈普查,在原吉安县文化馆的协助下,重新排演了这个节目,并依据该龙灯的特殊制法,恢复了箍俚龙的名称。1986年箍俚龙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被编入《江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并且被推荐到《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1年1月9日,为庆祝文天祥纪念馆开馆,箍俚龙在民间灯彩晚会上再次精彩表演,受到数万观众的交口称赞。2004年,在青原区举行的经贸洽谈会上,箍俚龙的表演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9月,参加了吉安市“金土地杯”农村文艺会演获三等奖。2010年3月吉安民间灯彩《箍俚龙》被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体的扎制工艺箍俚龙整条龙用三根结实的麻绳将一千多只篾箍连缀而成,总长达24米以上。龙头龙身龙尾贯穿一气,全龙不分节。龙头金碧辉煌,角竖而坚,舌大似扇,眼珠如拳,髯口两侧分别贴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龙身至龙尾层层叠叠贴上黄红色鳞片。鳞片之多,数以万计。龙体脊背上饰有一黄二绿龙筋的称为“黄龙”,饰有一黑二绿的称为“乌龙”。制作一条这样的箍俚龙需耗彩纸约300张。 表演内容箍俚龙的表演一般是双龙并进,各为九人,一人持龙头,一人持龙尾,其余持龙身,没有彩珠。出龙时,前面有牌灯、花灯、鲤鱼灯等各种彩灯开路,伴有民间吹打乐整个表演过程分巡场、咬尾、单穿花、双穿花、摆字、绕柱、盘王七个花节。龙的行进、穿花、盘柱、咬尾逶迤蠕行、首身翻转,酷似巨蟒。至于摆字,古已有之,《清官遗闻》中就有用丁字竿摆字的记载,曲牌为《四篮子》、《千秋柱》、《风入松》等。颂诗赞词为: 太公古庙守下方,二龙住在栗溪庄。 左狮右虎来相助,中有龙凤共呈祥。 左边金山挂金榜,右边溪水点文章。 箍俚龙摆字的难度系数很大,因为它是用一个整体来摆,表演最后一个花节盘王时,整个龙身盘结成立体螺旋状犹如蛇之歇息,因此本地人称箍俚龙为“蛇龙”。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