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薄酥饼制作工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唯一号: 140334020220000088
专题名称: 吉安薄酥饼制作工艺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947.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吉安薄酥饼是吉州区的传统名特产品。元代末年,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吉州城里的糕点师傅们都会聚集在锦庆堂中的弥公祠,祭祀庐陵糕点鼻祖“弥公”,本地生产的薄酥饼是祭品之一。清末、民国时期,吉安薄酥饼主要由4家作坊生产:福泰隆糕点行、糕点商场、介福商场、福贸商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由吉安市食品厂生产。吉安薄酥饼历史悠久,饼为圆形,有1市斤10个、20个大小两种规格。选料及配料较为讲究,采用精面粉、纯猪油、白塘、白芝麻、花椒、五香粉、香葱、细盐等原料,饼芯不掺面粉。用精面粉揉皮,包上酥心。制成成品饼,需经过32道工序流程:洗芝麻、炒芝麻、机麻、机糖、蒸面粉、机面粉、熬猪油、切葱、机八角粉、机桂皮粉、机花椒粉、机米粉、和皮面、和酥、和芯子、过秤、摘皮子、包酥、开皮、包饼、开圈、上面麻、上底麻、成型、摆饼、打孔、烘烤。上面子的水洗芝麻流程:发芝麻、洗芝麻、打芝麻、冲芝麻、晒芝麻,吉安薄酥饼具有四大特点:香而不刺、甜而不腻、薄而不虚、酥而不散。风味独特,闻名遐迩。1982年,收入《全国名特产品》作专题介绍。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2008年5月,选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