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阳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唯一号: 140331020230000064
机构名称: 石阳书院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116.pdf
地址: 位于吉州区习溪桥街道鼓楼居委会
起始时间: 清乾隆九年(1744)

机构描述

石阳书院位于吉州区习溪桥街道鼓楼居委会(原府城东南钟鼓楼右旧县学宫后)。清乾隆九年(1744),知县钱界就旧学宫明伦堂后建,以原县名为院名。前为门楼,中为春风亭,左为禀局,进为立心堂,再进为讲堂、乂新堂,后为七忠祠,西为博学斋、审问斋、慎思斋、明辨斋、笃行斋,空余之地为春风园。院后有祠祀欧阳南、欧阳修、胡铨、周必大、文天祥、颜瑰、曾凤韶。道光三年(1823),萧魁斌呈请捐资独建,知县马旋图、知府郑祖琛允其请,命其孙萧炳章监理。规模扩大,前为门楼,中为春风亭,进为立心堂,再进为讲堂,上为四照楼,再进为又新堂,堂后为七忠祠,祀欧阳南、欧阳修、胡铨、周必大、文天祥、颜瑰、曾凤韶,右增建博学斋、审问斋、慎问斋、明辨斋、笃行斋,各有房五间,桌榻庖湢具备,其余空地为桃李园。萧魁斌又捐金四千缗,欧阳麟祖、邱中隆、王捷登、林步高捐金千缗,以为膏火资。先有聘庐陵彭家麟、合肥蔡家琬为山长。江西巡抚程含章、学政李宗昉均有记。咸丰六年(1856),太平军据府城,拆毁过半。八年(1858),县绅筹资修葺。同治八年(1869),油田彭伯桂、彭实庵、彭香九捐资移建于旧院右原县学故址,旧院改为廪局。新院门匾为"入道之门”,进门为池,池上为石桥,过桥为明道堂,堂后为讲堂,左为七忠祠,祠前为立心堂,左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斋,后建经理公署。先后聘庐陵彭庆钟、周煊彭光澧为山长。知县李寅清有记。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庐陵高等小学堂,后改为石阳小学。现已毁,遗址无存。

知识出处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 2013~2014》

《吉州年鉴(2013〜2014)》是一套系统记述吉州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编纂宗旨是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规定,逐年全面、真实地记录吉州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力求客观反映事物原貌,集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于一体,为存史、资政、育人服务,为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提供地情资源服务,为编修地方志书奠定基础。

阅读

相关人物

钱界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