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0020220000557
人物姓名: 胡发坚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013.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6年
卒年: 1939年
籍贯: 吉安市青原区

传略

胡发坚(1906-1939),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村人。 早年在家乡参加吉泰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第二、三、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屡建战功,由士兵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政治委员。长征后,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参谋长,协助团长杨得志执行先遣任务,参与指挥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强渡大渡河战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1934年10月下旬的一天,夜渡于都河,胡发坚和杨得志指挥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前堵后追的敌“王牌”军余汉谋部,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胜利地通过了敌人的三道防线。 1935年元旦前夕,胡发坚和杨得志在雨雪交加、寒风凛冽的天气中,率领先遣团强渡过乌江天险,1月3日,胜利地攻占了贵州省遵义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时,胡发坚与杨得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部队在贵州、云南、四川之间迂回、穿插、奔袭、激战。5月,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奔向大渡河,胡发坚又挑选了17位体格健壮,水性好的勇士强渡大渡河,配合红二师四团飞夺泸定桥,保证了红军千军万马渡过大渡河。 红军进入雪山草地时,胡发坚负责队后的收容工作。他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战士组成担架队,抬着伤病员一步一步艰难行进在雪山草地上。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胡发坚升任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参加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战役。1938年2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是年6月,率部挺进苏南敌后,协助陈毅指挥大小战斗百余次,开辟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月,胡发坚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司令员,率部在江苏省武进县南部、无锡市西部进行游击活动,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月15日上午,因教育大刀会匪徒候人雄改邪归正,在武进以南追击逃匪时,不幸中弹牺牲。 胡发坚牺牲后,遗体安放在谈家头村。全国解放后,陈毅向江苏省建议为胡发坚烈士立碑。碑址位于谈家头村东南方土墩上。“胡发坚烈士纪念碑”由原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江渭清题写。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班长
职位
连长
职位
排长
职位
营长
职位
政治委员
职位
参谋长
职位
参谋长
职位
参谋长
职位
司令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