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0020220000550
人物姓名: 文天祥
人物异名: 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008.pdf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236年
卒年: 1283年
籍贯: 吉州庐陵
亲属: 文仪
非亲属: 欧阳守道

传略

文天祥(1236-1283),本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宋吉州庐陵淳氏乡富田魁巷村(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学家。 文天祥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曾氏贤慈明理,经常以先哲良言训子;父亲文仪,深明大义,特别喜好读书,精研经史百家,对文天祥兄弟教管甚严。文天祥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自小抱负宏大,学业甚佳。在邑校读书,参观吉州学宫,看到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人的画像,肃然起敬,发誓说:“我身后如果不能和他们并列,便算不得大丈夫!”表达了他的少年壮志。 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就读,深得良师欧阳守道器重。19岁(1255)参加乡试,首试得中,宝祐四年(1256),进京会试,优异入选,殿试第一,天下闻名。 文天祥在殿试回答问题中,针对时弊,直言力谏。他取《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对理宗提出善意规劝。他建议皇帝严肃纲纪,整饬吏治,排除外戚和宦官干政擅权,听取公论,奖励直言。理宗对文天祥的奇才大略十分欣赏,钦定文天祥为进士第一名——状元。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劝皇帝迁都,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无人敢出来说话,只有文天祥不避权贵,立即上书:“请斩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并且提出四项建议:一是要皇帝实行战时体制;二是建立方镇,加强地方官的权力;三是实行征兵制,加强军事力量;四是破除用人专重资格的习惯,主张选拔英豪贤能不论资格。可惜文天祥的这些忠谏,未被采纳,他只好愤然弃官回乡。 景定四年(1263),文天祥出任瑞州知府。这地方刚受元军蹂躏,满目疮痍。他到任后,实行宽惠、廉静的安抚政策,又张布纪纲,处理鱼肉百姓的不法官兵,一时上下肃然,社会安定。咸淳五年(1269),文天祥任宁国知府,当地社会经济完全崩溃,已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文天祥上奏请求减免民间赋税,奖励农桑,采取其他措施弥补浮额,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他任职不到两月,离任时老百姓竟凑钱为他立生祠。 咸淳十年,文天祥出任赣州知府,上任三个月,就把混乱状况梳理得有条有理。他坚持“不可以刑威慑,而可以义理动”的施政方针。老百姓都相约守法,地方秩序良好。由于元兵直逼临安,他组建义军保家卫国,开始了戎马生涯。文天祥组织勤王军,奉召捍卫京师。并开赴平江(今江苏苏州)、常州前线,和元军作战。景炎元年(1276),他受封为右丞相,被派往臬亭山与元军伯颜谈判,遭到无理拘留,被押送北方,一路写有许多爱国诗篇,集为《指南录》。他从镇江逃脱,几经生死辗转来到福建,在南剑州(福建南平)组织督府军,宋端宗授任他为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转战于赣南、闽南、粤东一带。景炎二年夏,向赣南进军时,五月收复会昌,六月攻克兴国,曾取得“于都大捷”。赣州所属十县全部攻克。只剩下赣州没有攻下;吉州所属八县也攻克四个。临川、洪州(南昌)各郡都送来军饷。潭州(长沙)赵潘、张虎、张唐、刘斗元等起兵响应。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满腔热情派人到文天祥军中联系,一时声势浩大,震慑得元朝统治者胆战心惊。祥兴元年(1278),收复惠州(惠阳)后,潮(阳)、梅(县)、循(龙川、和平一带)三州归宋,使粤东形势出现转机。督府军组建一年零一个月时,文天祥在永丰空坑被元军李恒包围,士卒全部溃散,妻妾子女都被元军俘走。部将赵时赏用移花接木计,冒充文天祥,才得让他虎口逃生。是年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元军张弘范部的千户王惟义所俘,部将邹沨、刘子俊、陈复龙、萧明哲皆殉难,督府军全部瓦解。 文天祥被俘后,决心以死报国,他吞服了预先准备好的樟脑片,但没有死,被押解到潮阳见张弘范。张的部下命令他向张弘范下拜,文天祥昂首挺胸,不屈不折。张弘范只好以礼相待。后与他同往崖山,要他写信劝降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教人背叛父母,可以吗?”追索再三,文天祥便出示所作《过零丁洋》一诗掷给对方,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句时,知道文天祥选择的是宁死不屈的道路,只好作罢。 1279年,南宋王朝覆亡。张弘范对文天祥说:“国已亡了,丞相忠孝都尽了,你如果以奉事宋朝之心改奉大元皇帝,将不会失去宰相地位。”文天祥凄切涕零道:“国亡不能救,为臣子的死有余罪,哪里敢逃脱死而改变心意啊!”张弘范无奈,便派使者护送,将文天祥押解到元都燕京(今北京)。 文天祥在押解途中,经过吉安,绝食8天,希望死在故乡。到了燕京,元世祖仰慕文天祥的才华,命王积翁劝文天祥降元,将委以重任。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分得一死矣!还有机会得到宽假,所愿是作为平民百姓归故乡。”王积翁想联合宋朝旧臣谢元昌、留梦炎等10人,保释文天祥,准他为道士。留梦炎考虑自己已降元朝,怕放了文天祥,他曾两次号召江南起兵,一旦得势,留梦炎他们就无地容身,不同意这样做。文天祥在燕京被监禁3年,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并在狱中作《正气歌》,表白他的心志。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1283年1月8日),殉难前一天,元帝忽必烈召文天祥上殿并亲自劝降,“你用侍奉宋室的心意侍奉我,我就让你任中书宰相。”文天祥回答:“我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我惟有死而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忽必烈又说:“你不当宰相就当枢密使。”文天祥坚定回答:“一死之外,没有可以考虑的。”元帝还有些不忍将他杀害,但元朝官员却力主杀他。第二天,忽必烈下令将文天祥押往大都菜市口杀了。临刑前,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要求,文天祥从容说:“我的事结束了。”被杀前,他向南面拜了几拜。 就义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尸时,见文天祥面色如生,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殉难时只有47岁。后人在他被囚的兵马狱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表纪念。他的指、发(另一说是头颅)由义士张千载背回,葬于富田老家鹜湖大坑。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府
职位
知府
职位
知府
职位
右丞相
职位
右丞相
职位
枢密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