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0020220000549
人物姓名: 邓光荐
人物异名: 名:景禄;字:光荐;号:中甫;又号:中斋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007.pdf
时代:
出生年: 1232年
卒年: 1303年
籍贯: 庐陵蓝溪
非亲属: 欧阳守道

传略

邓光荐(1232-1303),名景禄,字光荐,号中甫,又号中斋,原籍庐陵蓝溪,构居于庐陵纯化乡(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邓家坪)。光荐少时与文天祥、刘辰翁同是白鹭洲书院山长欧阳守道的得意门生。景定三年(1262)中进士,咸淳四年(1268)升任吏部侍郎。 景炎元年(1276),元军大举南犯,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奉诏在吉州起兵勤王,光荐积极响应,举家抗元。次年3月,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5月,宋陈宜中等拥戴益王赵昰(端宗)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继续抗元。光荐携家入闽,追随朝廷,任宣教郎、宗正寿簿。景炎二年夏,元军陷闽,光荐突围入粤。不久,广州陷。光荐携家避居香山县(今中山市)之黄梅山。这年冬天,遇土贼劫掠,一家12口藏在暗室中被贼烧死,独光荐一人脱走。次年4月,端宗卒。光荐跟随陆秀夫、张世杰等又拥戴卫王昺为帝,改号祥兴,坚持抗元。6月,昺帝转移至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县南的大海中),光荐与陆秀夫等保护昺帝在海上坚持战斗。期间,光荐任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这年闰十一月,张宏范率元军击败勤王军,在五岭坡俘获文天祥后,移师攻打崖山。祥兴二年(1279)二月,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抱昺帝投海死,光荐也投海尽节,但被元军救起,再次投海又被救起,张弘范以宾客之礼,允他穿戴原来衣冠扶持文天祥乘舟北上燕京(今北京)。 北上途中,光荐与文天祥朝夕相处。常以诗词唱和,倾吐国破家亡的满腔悲愤。元至元十六年(1279)六月十二日行至建康(今南京),停留不发。文天祥被囚禁在驿馆中,光荐因病安置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文天祥将景炎元年以来所作诗词《指南录》交给光荐保存。八月二十四日,张弘范遣都镇抚石嵩护文天祥离建康渡江北上。不久,张宏范携光荐于十月初至燕京,设馆于赵冰壶家,令光荐教他的次子读书。光荐在教馆期间,曾请求出家当道士,不得允许。后经再三请求才放归故里,元大德七年(1303),卒于武昌,葬于吉安瑞华山,其子嗣建祀于吉州城东门外雪山寺旁。 著有《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中斋词》等。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吏部侍郎
职位
宣教郎
职位
宗正寿簿
职位
秘书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