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万安县志1991-2000》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877
人物姓名: 王辉球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8/001
起始页: T00560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1年9月18日
卒年: 2003年9月
国别: 中国
籍贯: 万安县芙蓉镇雁塔村

传略

王辉球,男,1911年农历9月18日出生于万安县芙蓉镇雁塔村一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入村设一所免费小学念书,后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7年冬,在遂川县第一批报名参加工会,并参加赤卫队,参加了遂川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大会。1928年3月,随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起上了井冈山,参加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同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组建一支直属队一一少年队,王辉球被调入少年队。4月,随第一团出征湖南,迎接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和湖南暴动的农军武装,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一OO连党代表。5月,第1团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在宁冈县碧市召开誓师大会,庆祝胜利会师,并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 经过整编,少年队解散,王辉球被分配到红四军军部当司号员.同年春,被党支部吸收为跨党团员, 在党支部过组织生活。曾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士兵委员会主席的丁作,1929年1月13 FI,随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和军长朱德指挥的红四军主力3000余人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扩大红色区域。期间,经历了福建长汀消灭郭凤鸣旅、坡头直下战役、长沙战役,攻占吉安和第一、二次反“围剿”战役。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任红十二军三纵队一 O二团机枪连党代表。1932年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OO团一连政治指导员。在夺取漳州城的战斗中,他身受電伤,伤愈后,被送到瑞金红军学校上干队学习半年,结业后被分配到红一军团特务连任政委。1933年调任红一军团九师政治部秘书处代理秘书长,不久调任红二师宣传队长。1934年调任二师四团俱乐部主任。同年10月,长征开始,调任红二师政治部宣传科长。1935年5月,红军进入藏区,王辉球回到红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翻过雪山后不久,再次到红四团任俱乐部主任。1935年9 月,红四团经几昼夜激战,突破腊子口,乘胜追击,王辉球奉命率宣传队紧随前卫连,边追敌人边做宣传工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部队整编,王辉球被调回红二师任宣传科长,并随部队参加了东征、西进作战和曲子镇、山城堡战斗。 1936年西安事变后,奉命率宣传队到临潼三原一带进行扩兵宣传。1937年3月,三原改编,王辉球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宣教股长,9月参加了平型关作战。1938年2月调任三四三旅政治部宣传科长,9月,随旅政委肖华到华北平原敌后开展游击战争;9月下旬,在山东省乐陵县与先期到达的部队会合,整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纵队,王辉球任政治部宣传部氏” 1939年初, 王辉球调任津南支队政治部主任,冀鲁边区军区宣传部长。4月,参加鲁西南地区和部队高级干部会议,听取罗荣桓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北方局关于创建泰西根据地的指示。1940年4月,任鲁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6月,叛军石友三勾结日军,率部3万余人与我军争夺根据地。我军组织讨逆作战,战役于7月11日开始,至8月12日结束,粉碎了敌军的企图。8月中旬,王辉球参加了讨逆总指挥部召开的会议。10月,鲁西军区在运北小吴庄召开建军会议,会后组织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王辉球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7月,原冀鲁豫军区与一一五师、鲁西军区合并,编为新的冀鲁豫军区,属一一五师建制,王辉球仍任教三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9月27日,日军对冀鲁豫军区中心地区进行大规模“铁壁合围”式的“扫荡”,教三旅一部及地方机关、学校人员和一批群众,被日军重重包围,王辉球临危不惧,一直坚持到突围。 1943年3月,王辉球调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参加了整风运动。1944年初,赴延安一面休养、一面学习,同年秋,进入中央党校二部十八支部学习。1945年4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的候补代表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11月,晋冀鲁豫军区抽调主力组成第七纵队,王辉球为政治部主任。1946年6月下旬, 内战爆发。8月,王辉球随第一纵队参加陇海路作战;10月,参加巨野战役。1947年3月16日,第一、七纵队合并,成立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王辉球为政治部主任。6月底,一纵在独一旅接应下,渡过黄河,昼夜兼程,向郵城激进,3天后,完成对郛城的合围,经过两天战斗,全歼守敌五十五师师部及其所属二十九旅、七十四旅,共1.3万余人。8月31日,一纵进入指定地区,就地展开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至此,王辉球与一纵连续行军25天,抢渡9条大河,攻克7座县城,行程 1200余里,胜利完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的战略进军的光荣任务,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2月,随一纵主力星夜北进,保护了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安全转移。1948年2月至8 月,王辉球根据党中央关于“为彻底实行土地改革,支援长期战争,必须整顿党的队伍”和要求部队 “利用战争间隙,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的指示,参与并主持了一纵整党整军的日常工作。1948年11 月6日,开始进行淮海战役,1949年1月10日结束,王辉球在一纵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历史性大决战的全过程。1949年2月19日,厂纵一、二旅及部分地方部队组建为十六军,王辉球为政治委员,隶属于杨勇为司令员的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3月30日,五兵团确定十六军为渡江战役第一梯队.4月21日,王辉球与十六军全部渡过长江,尔后沿景德镇、婺源、常山向浙赣线挺进,截歼逃敌; 8月,十六军奉命入黔作战,先解放贵州,迂回四川。10月初,与十六军首先在湘桂边参与围歼白崇禧集团的衡宝战役。11月15日,解放贵阳。 1949年12月,王辉球调任贵州军区(当时为五兵团)政治部主任兼贵州省委宣传部长。1950年 3月22日,中共贵州军区委员会成立,王辉球任委员并兼省委宣传部长,参与领导了云、贵、川地区持续一年半的剿匪作战。10月底,任贵州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并参加省委、省政府领导工作, 他发现并推广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得到了中央军委重视并推向全军,为夺取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1年,王辉球协助军区领导组织兵源开赴朝鲜战场;1952年1月至5月,军区党委决定, 由王辉球领导军区的“三反”运动;4月至7月.贵州军区进行精简整编工作,王辉球积极参与了这项工作的领导。1953年1月,中央军委任命王辉球为军委空军政治部主任;4月15日,增补为空军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同月,开始主持军委空军政治部的工作。1954年,王辉球组建空军政治学校, 并兼任校长;1955年10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2月,空军监察委员会成立,王辉球为委员、常委。1956年4月,王辉球参加了《空军政治工作经验选编》一书的纲目拟定和书稿的审稿定稿工作,倡导设立空军政工研究室,创办了《人民空军》 杂志,后改为《空军报》,为总结、宣传空军建设经验和成果提供了条件。1957年,空军与防空军合并,王辉球仍任政治部主任,1959年初,到广州出席全军政工会议,会后顺路回到阔别30多年的万安老家,住了 3天。1960年3月,经周恩来总理任命王辉球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4 年7月,免去政治部主任职务。至此,王辉球是空军历史上任政治部主任时间最长的一位。1965年 9月,刚从基层返回北京的王辉球,主动报名,带领空政干部到湖南两个条件最艰苦的县,参加农村的“四清”运动。空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辉球坚持不随便表态,像以往历次运动一样,坚信党中央,坚信毛主席,坚持做到上下一致,同时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工作,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全力维持空军的稳定,以保证防空作战和空中防线的巩固。1968年9月,中央军委任命王辉球为空军政委;1969年,当选为第九届中共中央委员一 1975年,王辉球被任命为沈阳军区政治委员,1976年,改任军区顾问组副组长,退居二线1978年2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离职休养.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2003年9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知识出处

万安县志1991-2000

《万安县志1991-2000》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万安,于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得名,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设县,至2000年,建县历史达929年。 万安,古时即为赣江水上交通重要枢纽,是“上通两广,下接京畿”的关隘重镇。许多达官文人曾来万安游山玩水,题诗作赋,唐代丞相张九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和欧阳修、爱国名臣辛弃疾和文天祥等都在万安留下了著名诗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所提及的“惶恐滩头说惶恐”的惶恐滩, 就在万安县城南2公里处。如今昔日的惶恐滩已建成江西省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县城在惶恐滩旁拔地而起。从惶恐滩沿赣江上溯,近百公里江面一平如镜,两岸群山苍翠挺拔。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美丽的水光山色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来万安,或旅游观光,或考察十八滩文化。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法国远东学院院士、国际客家学会副会长劳格文先生游历万安山水后,对万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大加赞赏。万安,这颗镶嵌在赣中南大地的明珠,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 万安,地处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缘,东邻兴国,西连遂川,南毗赣县、南康,北靠泰和。东西宽约47公里,南北长约65.5公里,境跨东经114°30'27.3"至115°5'37.6",北纬26°8'45.4"至26。45' 53.5",总面积2051平方公里。县治芙蓉镇距省会南昌317公里,吉安市95公里。2000年,辖9镇10 乡1垦殖场,165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1936个村民小组。有66575户292080人,其中农业人口 223833人。1991年至2000年,中共万安县委、万安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发展特色农业,强攻工业,繁荣第三产业,县域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513.3万元,比1990年增长1.34倍;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166万元,比1990年增长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5万元,比1990年增长43.9%;财政收入6723万元,比1990年增长5倍。 万安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粮食生产一向被视为主导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 90年代以来,中共万安县委、万安县人民政府确定了效益农业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注重发展高效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大胆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主攻单产,扩大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至2000年末,全县粮食产量13.07万吨,比1990年减少5400余吨。粮食品种得到优化,全县优质水稻占水稻总面积80%以上。与此同时,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甘蔗、蚕桑等主要经济作物。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八五”计划期间,这两种作物的种植得到快速发展,甘蔗年最高产量达到15万吨;蚕桑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达14573.5亩,年最高蚕茧产量达2003担。山地致力于宜林荒山种植营造和果业开发,10年间,人工造林面积51万亩,飞播造林4万余亩。据1999 年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经济林面积14315公顷,其中果木林面积1053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355万立方米。养殖业方面,一是万安水电站库汉水面开发,2000年,库区完成坝拦养鱼6370亩,网拦养鱼14700亩,养鱼网箱2573个。当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1012吨,比1990年增加8111吨;二是生猪规模养殖和品种更新换代,一大批农民走上专业化养殖道路。据统计.全县养猪业发展最快的1994 年,全县养猪常年保持15头以上的农户有6300户,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7户。生猪品种经改良, 不断优化。2000年,三元杂交商品猪覆盖面达40%。10年间,万安县农业逐步实现了从生产型到市场型、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农业基础仍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加上10年间农副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农民增收速度不尽如人意,2000 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286元,比1990年增加742.3元,但与吉安市全市平均值比,差距872元,今后脱贫致富仍任重道远。 万安县工业,经10年经营机制和体制改革,结构得到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总体上有了提高。从 20世纪80年代起,万安县国有工业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从80年代末开始,在政府的引导下,一大批企业进入经营机制和体制转换的行列,继1989年县农机一厂、县农药厂等9家企业率先推行企业法人承包后,一些企业陆续实施承包、租赁、拍卖和破产。2000年,县属工业企业10 个,比1991年减少6个;工业总产值2768.2万元,比1991年下降41.48%;上交税金215.8万元,比 1991年下降33.6%。2000年,万安县规模最大企业一万安县糖厂宣告破产。1995年,中共万安县委、万安县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八五”计划期末,乡镇企业从1991年的6315个增加到10152个;工业总产值从1991年的3782万元上升到13314万元。“九五”计划期末,乡镇企业规模有所缩小,但经济运行质量良好。2000年,乡镇企业1730个,比1995年减少2406个;工业总产值32171万元,比1995年增加18857万元。“九五” 计划期间,云洲工业小区动工兴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末,工业小区进区项目 23个,形成了电子、化工、冶炼、水晶、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7大行业,当年完成工业产值5932万元,上交税金130万元。 10年间,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放开搞活,市场经济秩序日益规范,城乡市场供求平衡,购销两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万安县个体私营商业异军突起,国合商业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流通主渠道地位开始受到冲击。面对个体私营经济带来的压力,万安县国合商业加大了改革的力度,首先开展经营方式上的改革。1991年,试行经营范围、商品价格、用工制度和分配方式“四放开”,扩大经营自主权。此后,经营方式进一步放开,对连续3年亏损的门市对内实行承包经营。至“八五”计划期末,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合商业经营活动难以维持,逐渐将公司门市、柜组和库存商品作价,公开招标竞卖。从这一时期开始至“九五”计划期末,除省属条管的经营企业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外,万安县国合、集体商业企业基本停止了经营活动。在国合、集体商业退出市场的同时,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崛起。2000年,全县商业服务业个体工商户3308户,比1990年增加703户。10年间,城乡市场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先后兴建了五云购物中心、南门农贸市场、县城小商品市场、下岗职工再就业市场和五云水果批发市场。库区淹没乡随乡政府搬迁新建了农村墟市,邻近105国道的高陂、潞田、夏造进行了墟场扩建,新设立了专业市场。90年代以前没有设立墟市的桂江、枫林,也在乡镇政府驻地设墟营业。大量农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纷纷跻身商品流通领域,城乡市场呈现一派活跃景象。据统计,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588.7万元,比1990年增长40.08%;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05万元,比1994年增长11.66%。 “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万安县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交通被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从政策、投资等方面向交通倾斜。万安县抢抓机遇,举全县之力,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全县交通设施有了较大改善。2000年,万安县境内公路总里程542公里,其中国道30.27公里,省道31.96公里,县道222.29公里,乡、村道 257.5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25.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其中70%的乡镇通水泥路,88%的行政村通公路。2000年,全县有客运车辆109辆,座位2435个;货运车辆295辆,运力1400吨。水路运输,1990年8月24日,江西万安水电站下闸蓄水,素有九曲十八滩之称的县境内的良口滩、晓滩、昆仑滩、武术滩、小蓼滩、大蓼滩、棉津滩、漂神滩、惶恐滩等九滩已被淹没,万安至赣州(万安电站大坝上游)航道宽度有很大伸展。电信通讯发展迅速。1993年3月28日,万安县程控电话网开通,次年12月底,城乡全部开通程控电话,至此万安结束了摇把子电话的历史。2000年,全县交换机总容量2.56万门,实装用户16728户,其中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15360门,实装用户8853户。全县行政村电话覆盖面达100%。1996年2月9日.万安县首次开通移动电话,至“九五”计划期末,移动电话用户达6400余户。2000年,全县邮路37条,单程总长度1046.7公里,报刊发行站30个,函件进出口交换量258.33万件,包件0.92万件,报刊发行288.9万份。邮政储蓄实现了全国通存通取网络联通。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城区美化、亮化、绿化迈出了可喜步伐。10年间,万安县对新老城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新城区以新世纪城市形象为标准,规划设计力求高档次,基础设施追求高品位。先后改造了纵贯县城南北的凤凰大道、五云大道,新建了崇文路、开发路等主要街道;环五云大道、凤凰大道的周围街道的照明、排水系统进行了大范围整治;街道两旁种上了行道树;北门桥、林贸大厦和县汽车站等商业繁华区设立了高杆灯。旧城区先后完成了胜利路、东风路和沿江路改造。城区卫生方面,兴建了 1个垃圾处理场,2个垃圾中转站,新建了 5个公共厕所,购置 T 160余个垃圾箱,一个整齐、洁净、美化、亮化的城市新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1996年10月,万安赣江大桥竣工通车,圆了赣江两岸万安人民千年的梦想,顺利实现了县城与105国道对接。2000 年年末,中共万安县委、万安县人民政府作出了“一江两岸,一城两镇”(迁五丰镇至河西)的规划,确立了河东发展成商业区,河西发展成工业区和行政中心的新思路。利用万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万安水电站库区的秀丽风光资源,着力打造城市建设新品牌,带领全县人民朝着“下年古城、水电新城、旅游靓城”的建设目标奋力迈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0年间,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活动成果显著。2000年全县科研和服务机构5个,乡镇科普协会20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16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计4072名,其中获中级以上职称者1137名,比1990年增加1118名,初级职称者2935 名,比1990年增加2464名。全县推广科技项目50项,有22项获省、地科技进步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素质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全县有幼儿园34所,小学330所,初级中学21所,高级中学7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1所。全县教师2685名"在校高中牛.3325人,初中生16025人,小学生27896人,入托幼儿3783人。县城3— 6周岁幼儿入学率99.7%,乡镇学前3年教育入学率22%;小学7—11周岁儿童入学率99.7%, 12— 14周岁少年小学普及率98.03%;小学毕业生取消升学考试,城镇100%、农村95%直接升入初中, 12—14周岁青少年纯入学率96.39%。10年间,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中等学校3312人,录取率达69.95%₀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中师毕业生449人,大专毕业生189人;电视师范大专毕业生198 人;电视广播大专毕业生288人。成人高等、中等考生录取1686人,自学考试全科合格的373人。 1995年,启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初级中学举办职业初中班补授初中课程,全县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人口的4.4%,比1990年比例下降5.9%。当年10月,万安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各类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全县有文化馆、站15 个,图书馆、室30余个,电影放映队16个。1993年,万安有线电视台开通,1998年19个乡镇开通有线电视,31个行政村建立广播、电视室。1999年,红桃命高山台开播,全县电视覆盖人口达85%。各种文艺演出活动频繁,县专业剧团除了开展节日演出,还举办了多次农村文艺调演,县直单位经常组织纪念演出活动。文学艺术创作成果显著,数百篇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有的还获得创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万安知名画家梁书绘画作品先后在杭州、广州、台湾、澳门等地展出,深受同行业人士赞誉。1996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万安县志》出版发行。同年,万安县博物馆开馆,为开展县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教材和窗口。2000年,县城有舞厅4家,录像厅4家, 电脑网吧21家,为人们开展有趣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城乡医疗保健条件改善,居民身体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县城有专门医疗机构2个,防疫保健机构3个。全县有乡镇卫生院19所,村级卫生所和个体诊疗所326个,单位内设医务室5个。县乡医疗服务机构工作人员70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84人,初级职称485人;防疫保健机构工作人员96人;村级从医人员332人。2所县级医疗机构跨入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医院行列,8所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卫生部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全县10年间未出现传染病暴发性流行,1991年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7年达消灭丝虫病标准,1998年达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 回首过去,万安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十五”计划期间,是进入新世纪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五年,也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勤劳智慧的万安人民将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负重拼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谱写出光辉篇章!

阅读

相关专题

党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