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391
人物姓名: 杨忠
人物异名: 原名欧阳吉善、欧阳忠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310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9年
卒年: 1941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

传略

杨忠(1909 -1941)原名欧阳吉善、欧阳忠,参加红军后改名杨忠,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人。少年有志,聪明颖悟。青年时代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开始有了反对封建地主剥削压迫的启蒙意识。1930年春,杨忠率领家乡的20多名青年农民参加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杨忠奉命调往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在红军中任宣传员。1934年10月,杨忠随红三军团长征,任红三军团工兵连指导员。到达延安后,党组织调杨忠到红军大学深造,结业后任民运科长。1937年10月,任民运工作团团长。期间,杨忠带领工作团前往洪洞附近几个县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了 5000群众参加八路军,增编了两个新兵团。杨忠被调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新兵团政委。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从三四三旅抽调一部,组成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杨忠毫无怨言,以革命利益为重,把抗日救国、民族危难置一切之上,愉快地随挺进纵队到达鲁北抗日前线。为了配合抗日,挺进纵队决定将国民党杂牌军曹振东部收编为八路军济阳支队,委任杨忠为政委, 担负起改造国民党杂牌军的艰巨任务。杨忠遵循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教育、团结他们,激发曹部的抗日热忱。同时参照八路军建制,在曹部各团设立政治处主任,营连设政治教导员和指导员。曹部在和八路军协同作战中,也取得了不少胜利,提高了曹部的声誉。因此,曹振东对杨忠又敬重又感激。后来杨忠调离曹部,但曹振东仍与八路军保持友好往来,促进了鲁北战场局势的稳定。 1940年春,杨忠奉命离开曹部回到部队担任鲁北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不畏困难,重新调整部署,扩充整编部队,加强思想政治工件,以开创鲁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杨忠是一个有胆略、作战勇敢、临危不惧、每战身先士卒的优秀指挥员,他言传身教,带岀了鲁北支队过硬的战斗作风,遇到强敌,总是充满每战必胜的信心。1941年2月,津南支队与鲁北支队合并编入一一五师组成教导六旅,杨忠任旅政治部主任。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在黄河南北两岸广大地区,分别建立了北岸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和南岸的清河根据地。两个根据地虽相距不远,但被黄河及日军隔断,使两地不能汇合。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消灭敌人,上级命令杨忠率部完成打通两根据地的任务。在杨忠的领导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作战,深入敌军腹地,日军对于杨忠神速突破惊恐万分。急调部队突然向八路军发起猛烈袭击。敌军人多势众,来势凶猛,八路军处境极为不利。杨忠果断决定,各部队必须尽快撤出战斗,立即转移。同年9月4日,杨忠亲自指挥部队突围,他带领几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直奔三营驻地指挥转移,不幸被埋伏的日军机枪击中落马,壮烈牺牲,时年32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缅怀革命先烈,1946年6月,山东省惠(民)、济(阳)、商(河)三边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淄角村南建立革命烈士陵园,为牺牲的烈士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在杨忠的墓碑上镌以“精忠报国”4个大字。是年12月20日,渤海行署决定把三边县命名为“杨忠县”,永志褒扬烈士的功绩。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