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221
人物姓名: 何昌言
人物异名: 字忠儒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29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067年
卒年: 1126年
国别: 中国

传略

何昌言(1067 -1126)字忠儒,新涂(今新干县城迎春门外何家山)人。北宋绍圣三年(1096)首赴乡试中举人。绍圣四年丁丑科,三月初九日再参加京城会试,进士及第,殿试为一甲第一名,高中状元。 哲宗赵煦见何昌言的对策中,振朝纲见识非凡,兴社稷才智超群,特赋《状元何昌言还乡歌》一首赐送给他。诗云:“庐江才子文胆雄,家世簪缨台省中。今年来献康时策,跨得青天第一龙。南国从来学者多, 因此人人壮心赤。涂阳有翁霜鬓须,满眼儿孙皆读书。”(注:没阳,即新浚县城旧名)是年五月初一授何昌言为承事郎,签书武临军节度判官。元符三年(1100)任宣教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任奉议郎、秘书省校书郎。崇宁元年(1102)晋任礼部尚书员外郎加武骑尉。 徽宗赵佶登基后,昏庸奢淫.重用奸佞。蔡京滥施权术,陷害忠良。此行径激起了忠宜之臣上疏,何昌言亦曾五疏其奸恶之罪。但蔡京累罢累起,四出执政。而何昌言却屡遭陷害,五降五复。不过,他无论降职到何处,总是悬挂着自己书写的:“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自勉条幅,恪守人生。直至钦宗皇帝赵桓就位,靖康元年(1126)-月准敕,何昌言上殿面奏事毕,任工部尚书侍郎太子詹事。 何昌言在弹劾当朝奸佞的斗争中,练就了一副铮铮铁骨,表现出无私无畏、利国利民和刚直精神。 虽然奸佞蔡京最终被赶出了朝廷,但是何昌言却由于长期受迫害,愤懑郁积,于靖康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萧时中萧时中(1383 - 1425)名可复,以字行,号东白。明吉安府庐陵宣化乡(今吉安县永阳镇曲山村) 人。自小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10岁能作诗属文。他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对浩如烟海的典籍无不涉猎,尤其对儒家经史更是烂熟于胸。他早年与其兄萧不敏互为师友,刻苦问学, 勤奋攻读。明永乐六年(1408)参加乡试,以第一名中得举人。永乐九年(1411)在京参加殿试,中状元及第后,被授翰林院修撰。 萧时中生性耿直,为人温谆谨饬。在为官时,经常忧心国事,勇于进言,敢在皇帝面前抨击时弊。有一次,他上疏,希望皇帝能做到五点:一、亲览史书。请皇上多读史书,“以君之圣明者为法,以昏庸者为戒,政之得之者效之,政之失之者鉴之”;二、永开言路’他建议“凡所言有当行者,便为之施行,务臻实效,不可托故延滞不行”;三、重大臣。他认为选贤任能,应该不拘一格;四、选良将。他主张“先将马昂黜退,另选德忠良者以充是任”;五、保全内官。他认为,内官出入宫闱左右,奉侍起居在侧,朝夕不离,“逆委以国政,授以大权”。等到他们几败国事的时候,再来“治以重刑,戮于市朝”这不是好办法。他建议朝廷制定制度、法律。每次奏议,都深得朝廷重视。他曾因灾陈奏八事,极尽时弊,善道缓讽,而措辞婉转, 被明成祖朱棣嘉纳。 永乐十二年(1414)奉命参与修撰《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他一生著作较多,尤以诗文为最,有《曲山三萧全集》。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