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升照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109
人物姓名: 龙升照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73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42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市人

传略

龙升照,1942年生,吉安市人。系统工程学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自动化系,曾任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效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海淀区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研究会理事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龙升照自参加工作的前10多年中主要从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从1981年开始,会同陈信先生,根据前十多年航天医学研究的实践,分析国外航天医学工程的情况,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建立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学的构想,并立即投入紧张的研究工作当中。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学是指运用系统论观点研究人、机器及其共处环境的最佳匹配问题的科学, 是人体科学、机械科学、电子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个全新学科。50年代,国外开始有人对人、机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功效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程心理学,这些学科从不同侧面对人一机一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还没能把这三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相当大程度上停留在追求单因素最优化上。龙升照与他的同事经过20多年的积极开拓和探索,创立了“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学”理论。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学是把人(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决策人员等)、机(指人所控制的对象如汽车、飞机、生产过程等)、环境(指人、机共处的特定工作条件)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地处理三大要素的关系,研究三大要素的关联形式,合理地分配人、 机功能,合理地设计人、机界面,合理地利用和改善人、机所处的环境,达到人、机、环境的最优组合,而这种最优组合的基本目标是“安全、高效、经济”:所谓“安全”,是指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或伤害,并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所谓“高效”,是指全系统具有最好的工作性能或最高的工作效率;所谓“经济”,就是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系统的建立要投资最省、效率最高。钱学森先生1991年给龙升照的信中指出:“你们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开创了这门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于创立这一系统工程理论的重要性,龙升照说:“首先,它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他指出时至今日,当人们沉浸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社会繁荣之际,却不自觉地闯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在机器设计时漠视了人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在机器设计时漠视了环境的特点和要求,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生存造成了重大威胁。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诞生, 使人们在设计时把人、机、环境置于一个系统中,产生了三大飞跃: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 从定性走向定量。“此外,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也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他认为,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只注意到人与劳动资料(机)两个要素,而忽视了劳动条件(环境),而事实上,生产力概念应包括环境在内,是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采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方法,就能全面优化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