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86
人物姓名: 曾宪昌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56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7
卒年: 1993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水县人
亲属: 曾昭安

传略

曾宪昌(1917〜1993),曾昭安之子,吉水县人。曾宪昌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研究专家、数学家。1940年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以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5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留任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年回国在武汉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78年负责创立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七五”期间,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建立电子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所,曾宪昌任所长,为我国计算机科研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美留学期间被接纳为美国数学会会员,以后曾多次出席国际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术会议,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中南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湖北分会高级技术顾问、武汉计算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 早在留美期间,遵照父亲曾昭安的嘱咐,对4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费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进行实地考察,1950年回国时,带回一批有关计算机科学资料,这批资料在70年代创设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时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在长期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教学中,曾宪昌是多面手。他学识渊博,功力深厚,通晓英、俄、德、法、 日五种语言,在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为本科生主讲过数论、高等代数、方程式论、代数整数论、近世代数、方程式的机械求解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定理机械证明、机器学习、智能软件工程等课程,编写出版了《方程式论》、《高等代数》、《代数数论》、《代数结构》等重要教材。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人才,其中有的已成为某些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带头人。 曾宪昌紧密结合教学进行学术研究,在国内外数学杂志和计算机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出版《分布式并行处理系统探索》、《代数结构》等学术专著,还翻译出版了《代数整数论》、《数论基础》两部重要译著。他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定理证明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1980年曾宪昌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分布式计算机考察团”赴英国访问,回国后有关方面的鉴定说:曾宪昌“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定理证明方面,均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是有名的定理证明科学专家。”在数学领域, 代德景(Dedekind)问题是国际数学界长期研究悬而未决的课题,该问题中的D(7)系13位数,世界上有两位学者曾经演算过,结果各不相同,谁是谁非,争论不休。因为这个结果当时是用每秒钟100万次的电子计算机演算了 20个小时才得到的,可见要想判断谁是谁非是不容易的。1980年,曾宪昌的研究生戴大为在他指导下仅用一个小时就计算出来了,其得数为:2414682040998o这个数据公布后,证明了上述有争议的两人有一人的计算是正确的,国际学术界也公认这个得数是正确的。许多国外学者纷纷邀请曾宪昌出国讲学,他先后应英国政府、法国政府、法国科学院之邀倒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漫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玛丽女皇学院等校及法国巴黎大学、里昂大学等校进行访问考察、学术交流。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副研究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