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凤(1903 ~ 1971),泰和县人。海洋学家。1932年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接受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后改为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学家伍献文先生邀请到该馆任助理研究员,从此终生从事海洋科学教学和研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渔业、盐业、中国海洋史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现代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34年,唐世凤参加并领导由动植物研究所等六单位组建的海洋生物调查队,开展我国第一次对海南岛、西沙群岛进行多学科、长时间的团队考察活动,历时10个月。考察结束后,他以《科学调查的海南》为题,附以60余幅奇特新颖的照片,介绍考察概况,在《科学画报》上发表。:1935年,太平洋海洋学会中国分会在南京成立并议决,由动植物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国沿海海洋调查,由伍献文先生主持,唐世凤全力协助,并负责海水物理组的工作,又参加渔业资源组及海水化学组工作。历时半年,他以中央研究院名义,写成数万言的《渤海湾及山东半岛之海洋与海洋生物之调查》。其中《海水之物理性》、《海水之化学性》两篇论文用英文发表在《中央研究院丛刊》八卷一期上。凡见过他用毛笔书写的报告文稿的人,无不为他洋溢的爱国热情和认真的科学态度所感佩。这次考察是我国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开端。不久,他又投入到浙江水产试验场沿海的渔业、海藻调查工作中。
1937年,唐世凤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去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系深造,主修海洋生物学,兼修物理海洋学和潮汐学,获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第一个海洋学博士。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激烈阶段,他辞谢利物浦大学的挽留,冒着生命危险携妻儿回国,1941年2月抵达上海,立即投入了海洋学研究工作。 当年《中央日报》刊发他的长篇文章《海洋学与国家》,从回顾抗战前中国海洋调查研究概况入手,着重从国防军事与经济两方面对海洋科学和国家富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指出海洋调查研究、航海技术、海洋地理对于一国海军的重要性,又特别指出文化层面对海洋教育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对于国家富强有关之海洋学,在研究与教育两个方面,有相提并重之必要。”此后,他一方面继续从事海洋考察和海洋学研究,另一方面致力于海洋学教育。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唐世凤没有选择去有关研究机构工作,而是将妻子儿女留在泰和老家, 毅然参加最初只有两个人的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与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马廷英先生一起,在福建永安市气象台的一间房子门外挂起了海洋组办公室的牌子,并率领仅三四个人的考察团到东山海峡进行试验观察,后来又到金门岛对面的石井港设立海洋观测站,这是我国最早的海洋观测站,填补了我国海洋研究的空白。通过观测取得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新中国建立之初,他将这些保存完好的资料交给人民海军有关部门,成为研究台湾海峡水文状况的重要资料。
唐世凤认为,中国的海洋科学必须大力发展,必须建立全面综合的海洋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培养更多、更全面、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才能使中国的海洋事业出现新的局面。他感到开创和发展海洋教育事业的时机成熟了,在取得厦门大学校长汪德耀先生的支持后,积极活动,多方奔走,于1946年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在厦门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和第一个海洋研究所,亲任系主任和所长C 他是我国第一个学习并引进物理海洋学知识的人,并亲自参加考察研究,在海洋系教学中,开创了海洋学和海洋工程学的教育,除了传统的海洋生物、鱼类、动物、藻类课程外,还增设了海水养殖、鱼捞、轮机、 船艺、航海学、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通讯及潮汐学等课程,并亲自讲授海洋通讯及潮汐学课程。为了办好这一项新兴教育事业,在当时国内海洋专业人才稀少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搜罗人才,聘用教授io 人,副教授、讲师4人,助教7人。至新中国建立时,共招收4届57名学牛,1950年开始这些学生陆续毕业,为新中国海洋事业输送了首批专业人才。据调查,这57名毕业生中,后来成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有40余人,担负中科院、水产部、国家海洋局及省属研究所所长、大学校长等领导工作的有7人。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厦大海洋系工科分别并入大连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唐世凤带领他的两位助教和18位理化组学生北匕青岛,与赫岑本教授一起创建山东大学海洋系并任系主任,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个海洋系.这个系后来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系及现今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唐世凤作为我国第一代海洋学家和海洋学教育的开拓者和实践家,为祖国的海洋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