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74
人物姓名: 欧阳玄
人物异名: 字原功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45_00.pdf
性别:
时代: 元延祐二年
出生年: 1283
卒年: 1357
国别: 中国
籍贯: 安福县人

传略

欧阳玄(1283〜1357),字原功,安福县人,生于浏阳,自称“庐陵欧阳玄”、“庐陵欧阳原功”。元延祐二年(1315)进士,官至湖广行中书省右丞。欧阳玄文章道德,卓然名世,修实录、《经世大典》、三史,皆大制作。同时,他还是治黄工程专家。 元至正四年(1344)正月,河决汴梁。五月,暴雨连日,黄河暴溢,北决白芳堤(今河南郑州之北黄河北岸大堤)。一月后,洪水又破金堤(今河南濮阳西),泛滥达七年之久,“方数千里,民被其害”(《元史• 脱脱传》)。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方下诏中外,开黄河故道,命贾鲁以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征发民工 15万,兵士 2万,正式兴工堵复,七月疏成长达280多里的故道,八月堵塞决口,至十一月全部完工,使河复故道,南流合淮入海。 欧阳玄以七十九岁高龄.亲自“从鲁访问方略及询过客,质吏牍”,查访搜集黄河疏浚、堵口施工技术第一手资料,著成《至正河防记》,真实记录了贾鲁治河工程的实况,系统总结了疏浚堵塞结合的河工策略、决口分类和堤工与塢工技术,为中国科技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献。 《至正河防记》(以下简称《记》)说:“治河一也,有疏,有浚.有塞,三者异焉。酹河之流,因而异之, 谓之疏;去河之游,因而深之,谓之浚;抑河之暴,因而扼之,谓之塞。”这三种河工方法古已有之,不自元代始,但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则自贾鲁治河始。难能可贵的是,《记》中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理论的概括,认为浚河不仅仅是为了消极地清淤,而是要使河性顺畅,使河身有一个既能容纳河水,又不至于散漫不可制御的适当宽深。疏导也不仅仅是为了减少主河的压力,而是要制服其旷散漫狂,将水导入正河。 堵决不单纯是消极地塞口,而是为了抑制其狂暴。 《记》中根据河流溃决的不同情况,将决口分为缺口、豁口、龙口:“决口者,已成川;豁口者,旧常为水所豁,水退则口下于堤,水涨则溢出于口;龙口者,水之所会,自新河入故道之涿也。”决口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堵口方法。 《记》中又将堤分为刺水堤、截河堤、护岸堤、缕水堤、石船堤种种,将塢分为岸塢、水塢、龙尾塢、拦头塢、马头塢等之类。区别这些堤、塢,除表示其作用不同外,施工的要求也不同。 关于黄河堵口的最早记录见于《史记•河渠书》所载,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自此以后,每有决口自必有堵口,但均语焉不详。详细记录,《至正河防记》始见。书中对白茅堵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实况,乃至所有材料和费用均有详细具体的记述,所列大量数据,一般也准确可靠。这不仅是中国科技史上难得的史料,就世界来说,13世纪中叶能有如此准确的实施记录和总结是罕见的。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右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