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60
人物姓名: 王得后
人物异名: 原名德厚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3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34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永新县人

传略

王得后,1934年生,原名德厚,永新县人。鲁迅研究专家。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辗转于青海、天津等地的学校、工厂,当老师,做工人,但无论到哪里.也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爱好.就是爱读鲁迅,一本一本地读,一遍-遍地读。1977年由鲁迅研究专家、鲁迅研究室主任李何林调进北京鲁迅研究室,后来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读了五十年鲁迅,研究了二十年鲁迅。鲁迅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鲁迅研究专著《〈两地〉书研究》、《鲁迅心解》、《〈呐喊〉导读》,鲁迅研究论文集《鲁迅与中国文化精神》和《鲁迅教我》。他的鲁迅研究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尤其是从人本学角度研究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提出“立人”是鲁迅的独特思想,是鲁迅思想的核心的观点,是鲁迅革新人类生存的根本观念。这--论题为鲁迅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是“鲁迅研究的新路向”,为鲁迅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空间。 壬得后认为,伟大的思想家鲁迅以“立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贯穿于鲁迅一生始终,遍及鲁迅著作的各个方面,是鲁迅思想的核心,毕生为在中国实践这一思想而斗争。他说,鲁迅思想的独特性就在于:他的着眼点在人。并这样概括鲁迅思想的独特性:以“立人”为目的和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为手段的关于现代中国人的哲学,或者说是关于现代中国人及其社会如何改造的思想体系。进而指出:鲁迅著作的精华是对现代中国各阶级和阶层的社会心理的精确描绘和批评,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中国民情和民心的科学史,是有志于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革命者认识中国民情,认识自己和自已的同胞的气质、品性、心理和命运的教科书,也是从中吸取如何改造中国的思想力量的指南。 王得后经过深入的考察分析指出:鲁迅依据自己对近代中国社会、国情、民情的深入观察分析,对近代西方国家发展史的研究,得出了“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的结论,并确信改革和振兴中国“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纲领性的原则。鲁迅既然把“立人”放在改革社会和振兴国家的第一位,即根本的地位,那么,人性、人道和人道主义诸问题在鲁迅思想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鲁迅关于人的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鲁迅的基本观点之一。鲁迅关于人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鲁迅提出“解放人性”,就是打碎吃人的社会,改造“国民性”,使人成为 “真正的人”"如何“立人”?王得后通过对鲁迅全部著作和他一生的奋斗的精到分析,指出:鲁迅所主张的“立人”的方法,在早期,主张自我精神解放,发扬自我内在的精神力量,“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而忽视政治斗争、轻视国家政权制度的改变;在经过自己苦苦“呐喊”而到处仍在杀戮的残酷现实面前,鲁迅开始认识到要“立人”,必须解放人性,解放社会,“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社会革命是“立人”的重要手段;然而革命固然是要紧的,但革命后如不注重“立人”、“改革国民性”,改造社会,是“全不行的”;只有无产者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而真正的革命“并非教人死而教人活的”,是“为了解放自己而消灭阶级”,是为了推翻“吃人”的社会;鲁迅坚信,无产阶级必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到那时就谁也不会'饿死'了”。 王得后认为:“鲁迅’立人'的思想,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