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58
人物姓名: 高齐云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32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33
卒年: 2005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县人

传略

高齐云(1933〜2005),吉安县人。哲学家195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并留校攻读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研究仆:,1956年提前毕业转入哲学系任教并专修美学.70年代起专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7()年代中期即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发起人和带头人之-.主持撰写中国高等院校第…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竹学史稿》,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和氏久的影响:以厉乂参加了全国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第一•部多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编笃,担任全书编委和第3卷的主编。80年代起,专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社会主义辩证法教?和研究,着重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屮国现代社会卞义改革开放,广泛参与学术界有关活动,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爭、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等职。 90年代初,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原牛态、次生态、再生态的概念,并出版了右著《%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牛、次生、再生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书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拆学体系演进史I:的“原牛.形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建构的以 《德意志恵识形态》为主要标志的新的哲学体系的最初的表现形态;“次生形态”是指直接继承马克思、 恩格斯而在逻辑结构、概念体系和理论重点I: 乂具仃i'i己的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表现形态.这主要指的是列宁和卢片奇的“哲学模式”;“再r形态”则是更多地直接继承“次仆:形态”而在逻辑结构、概念体系和理论重点r. 乂具有门己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表现形态.如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哲学模式”等。1998年又进而出版了另一部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牛形态探微》,书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基本问题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他认为:明确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个别哲学的基本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不仅没有背离唯物主义,而是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并且给哲学、 哲学史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并进而捉出了一个重要的见解:马克思认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唯物主义解答,是他的哲学的理论的基础,而不是他的哲学研究、解答的基本问题。这样,就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明确区分了…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个别哲学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以主客体关系为核心问题展开其论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维理路。这部著作较好地体现了他的冋川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其学术观点曾带动中国哲学界部分学者的“回到马克思”思潮。 髙齐云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史的研究,他还将对马克思哲学体系一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应用于现实问题的研究,在阐述社会主义辩证法、建设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学科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譬如,高齐云数次撰文讨论马克思主义运用问题、中国政治改革等问题,高屋建令瓦,发人深省。他的论文《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哲学的不朽活力》提出,马克思的哲学不仅是唯物的和辩证的,还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发展性思想,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包括世界运动过程中的 “每一种既成的形式”,其批判的重点对象是资本主义,但还包括自我批判。进而指出,马克思本人曾屡次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在欧洲爆发,但都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后来坦认只是幻想。运用这种批判的精神来审视历史,就会客观得多。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并非马克思原本理论所具体预想的超越性的发展,而是各国历史发展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新事件,而且革命后一些落后社会的弊病没有重点被清除反而被强化,政权模式或领导模式陷入一段时期的个人专制或个人迷信, 及封闭僵化。他在《关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多样化模式包括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主义模式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的人的尊重并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章回顾历史,指出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在列宁以后、邓小平之前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主义特殊性不尊重反而打击扼杀,并指出在政治领域,马克思后的社会主义变得忽视人甚至敌视人,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新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章从社会主义多样化立场出发,提倡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的社会党建立正式关系并全面交流。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