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季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47
人物姓名: 廖季立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2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5
卒年: 1996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水县人

传略

廖季立(1915〜1996),吉水县人。经济学家。廖季立抗日战争时期由复口大学新闻系肄业,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兼财政金融贸易处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年度综合计划局局长、专职委员、秘书氏,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国家经济研究中心副总1:事,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经济领导和经济研究工作。 廖季立一贯主张,经济丄作必须脚踏实地,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苏联的计划工作制度,对中国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繁琐哲学、形而I:学现象多次提出过批评意见。1979年以后,积极投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1979年初,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化产是商品生产,要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方作用,因此计划经济必须建"在商品经济的基础」:,经济管理也必须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规律办事o 1980年3月,刚成」7.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纽作为「央经济决策机构,在小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学派.左要代表人物是薛暮桥、杜润生、于光远、马洪、廖季立等人。1981年中共屮央内部印发书记处研究室整理材料《当前总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几种观点》,按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态度,将经济学家分为四类:(1 )坚持计划经济;(2)不那么坚持; (3)不太坚定地赞成商品经济;(4)主张发展商品经济。廖季立列在第四类。经济学家吴敬连在《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文中称:2()世纪80年代初期,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治工张,“当时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薛暮桥、杜润生、廖季比、刘明夫等老一辈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领导人”。 廖季比主张,在总体上应该摒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o他曾亲身参加过多次“五年计划”制定工作,总结起来,他说计划经济就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不符合经济规律,“搞计划经济越搞越穷,搞市场经济才能致富” °在谈到所有制形式时,他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种混合所有制,既可以有国营的,也可以有集体、私营以及个体,还有外资,没有什•么要改造发展的,也没有什么占优势、什么占劣势的问题, 关键在于是否能发展市场经济。如果我们局限于国有经济,老在旧套子匕打转,社会主义就出现大问题。”廖季比努力探索从总体上设计中国经济的管理体系,主张机构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他还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正确处理好经济稳定、改革和发展关系等-•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建议。 1986年,廖季立在《试论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世界经济导报>1986年12月8日)一文中,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论点:“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提法否定了当时经济学界主辅论、 板块论、层次论等各种不重视市场调节的观点,把市场调节的作用提到了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高度,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也引发了政治界和经济界的激烈争论,而且反对声不断。有人问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回答说:我看不出这个提法有什么问题o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采纳了这种提法,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的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廖季立的许多重要经济学论文《从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谈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论综合平衡》、《论计划管理体制问题》等大都收集在《屮国经济体制改革论述》、《廖季立经济文集》二书中。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处长
职位
处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