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41
人物姓名: 唐学咏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18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0
卒年: 1991
国别: 中国
籍贯: 永新县人

传略

唐学咏(1900〜1991),永新县人,唐学咏1921年以优异成绩在上海专科师范毕业以后,经过考试成为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首批特待生之一,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留学。在里昂国立音乐学院,他师从几位著名教授学习钢琴、基础乐课、初级和声、高级和声。正规完整的法国音乐教育体系使他崇拜不已,尤其是与中国教学法截然不同的基础乐课和视唱练耳,更使他折服在法国近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唐学咏打下了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练就了极高的器乐演奏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他发表的《中国五声十二律和近代和声学、对位法协调的尝试》的论文受到广泛好评,他创作的乐曲《凤凰来仪》宽厚深沉,感情丰富,他创作的钢琴曲《年颂》、《忆母》、《闻孙逸仙先生死耗之余》等四首经法国音乐学院审查合格,并授予作曲家学位。他连年获得法国多项音乐奖项,并以管弦乐曲《忆母》在里昂国立音乐学院获桂冠乐士 (相当于博士)学位,并被国际文艺家及作曲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享有盛名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 1930年,唐学咏回国后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教授兼音乐组长,后改为音乐科主任。他首先着手建立一支业务水平很高的师资队伍,聘请马思聪教授提琴,奥地利史达士博士教授指挥、合唱、配器, 李维宁、喻宜萱、史勃曼夫人、韦尔克夫人教授作曲、声乐、钢琴。他亲自担任基础乐课、和声、钢琴、音乐史、声乐的教学。他们以先进的教学法推广欧洲音乐教育成果,使中大音乐组的教育质量迅速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他大胆摒弃中国某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方法,提倡欧洲先进的音乐教育观念,引进欧洲音乐教育方法。他首先引进欧洲音乐教育中的基本乐理教学,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他又引进欧洲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即视唱练耳法,与乐理基础紧密结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大胆摒弃首调唱名法,引进固定唱名法。固定唱名法源于法国,将乐名固定在音阶,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各音名的音高是固定的。 这种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简易方便,有利于增强视唱能力。他采用法国亨利•雷莫安和吉•卡罗里编著的教材《视唱课本》。他利用担任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音乐教材编订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委员的有利条件,在教育部、各地音乐教育会议和音乐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宣传固定唱名法的优点、作用,又在《教育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什么是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为什么被废弃,而换上一个固定唱名法呢?》等文章,在理论上深入阐述,有力地促进了固定唱名法的推广和应用。在教学中, 他注意学生听力和视唱能力的训练,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使用固定唱名法的教师,为中国基本乐课和视唱练耳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唐学咏是中国引进固定唱名法和倡导视唱练耳、重视基本乐理教育的先驱。 抗战期间,由于时局的变化,唐学咏辗转于江西、重庆、昆明、湖南等地,先后在中正医学院、重庆川东师范、昆明国立艺专、蓝田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创作了大批抗战歌曲,举办过“唐学咏博士作品音乐会”。抗战胜利以后,他出任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整顿教学秩序.净化校内环境,新建西式校舍,充实教师队伍,添置教学设施,采用系统、先进的音乐教材和教学方法,使福建音专成为中国的优秀高等音乐学府之一,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家,为中国海内外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岀了杰出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后在兰州师范学院、哈尔滨艺术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从事音乐教育,同时创作一批优秀的歌曲、 乐曲。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