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27
人物姓名: 刘邦采
人物异名: 字君亮号师泉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06_00.pdf
性别:
时代: 明嘉靖七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安福县人

传略

刘邦采,字君亮,号师泉.安福县人。初不应举,明嘉靖七年( 1528)提学副使赵渊迫之应试,中举, 授寿宁教谕,升嘉兴府同知,弃官后冋乡于复古、复真、青原、五云诸廿院讲学.明正德八年(1513),刘邦采堂侄刘晓往南京师事王守仁,归来G刘邦采谈论阳明心学,引起了刘邦采的向往,于是与其堂兄刘文敏及刘晓率其弟子九人同往南京,师从上守仁,是深得E守仁欣赏的弟子之一。刘邦采得阳明真传,精研心学,善于思考,在许多问题匕有门己的独立见解.成为王学主宰流行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卞要学术观点是:(一) “天性”与“气质”异质论。在“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问题上,刘邦采认为二者是有区分的。 在宋代,理学家们大都主张把“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区分开来。而王阳明不主张把“天命之性”和 “气质之性”划分开来.认为二者并无显然的区别。阳明后学中,如邹守益、欧阳德、聂豹、邓以赞、刘元卿等,也都认为“气质”与“天性”无所区分,他们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分析,但乂都保持二者无所区分的趋向。同时,阳明后学屮也有一些学者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徘徊于宋儒与阳明的观点之间。但有些学者则倾向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应当区分开来,这一方面的主张可以概括为“大性”与“气质”异质论,刘邦采是持这种观点的著名人物.他提出:“己者命之所稟,礼者性之所具。”所谓“己者命之所稟” 指的是人的个体品性受之于其气廩;“礼者性之所具”指的是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性”本身的特质。人由气稟而生,气稟不「,人的个体品性也就不同,即所谓“性一而命殊”。因此,“性”与“命”正表明了作为人心的本质结构的“性”与作为人的气稟之规定的“命”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正是 “天性”与“气质”的不同。根据这一观点,又提出了他的“主宰流行”的观点。他说:“吾心主宰谓之性, 性无为者也,故须首出庶物,以立其体;吾心流行谓之命,命有质者也,故须随时运化,以致其用。”(《刘师泉易蕴》,《明儒学案》卷十九)(二) “性命兼修”说。阳明后学中“主敬”、“慎独”之论与“主静”、“归寂”之论互相对立,那么刘邦采提出的“性命兼修”说则是在这两种对立观点中所采取的一种折中的做法。“性命兼修”说大约是嘉靖三十三年(1554)提出的,《明儒学案》谓其《易蕴》亦无非言“性命兼修”之意。王时槐对“性命兼修” 之说有这样的归纳:“心之体曰主宰,贵知止以造于唯一;心之用曰流行,贵见过以极于唯精。是谓博约并进,敬义不孤,性命兼修之学。”(王时槐《师泉先牛邦采传》)在刘邦采看来,“性”与“命”是有所区分的,“性”是人心主宰,即人心的内在本质结构,而“命”则属于后天的气质,是一种将“性”包含于自身的、体现个体牛.存方式的规定性。在他的学说中,唯“性”纯而不杂,故只有“悟”而不可“修”;唯“命”杂而不纯.故只有“修”而不可“悟”。其悟“性”偏重于人的纯粹无私的心灵状态的养成,修“命”则偏重于人的外在行为的完善。这种观点实际上又是刘邦采格致论的出发点,在他的观念里,格致的具体操作方式是人的现实的道德修养活动。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