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守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24
人物姓名: 邹守益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102_00.pdf
性别:
时代: 明正德六年
出生年: 1491
卒年: 1562
国别: 中国
籍贯: 安福县人

传略

邹守益(1491〜1562),安福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 )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祭酒。邹守益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见王阳明于虔台,执弟子礼,是王阳明七大弟子之一,潜修阳明心学"嘉靖二十年(1541) 自南京国子祭酒落职,回乡闲居,至鳶靖四卜一年(1562 ) 2-111:,其间:十:年,-心于精究心学、授徒讲学,多所发明,成为阳明学的中坚.影响广泛而巨大邹守益是阳明普:主敬独知派代表人物,其主要学术观点是:(一) “良知”论。邹守益主“心无定体”之说,认为“性”作为“心之生理”,着落于“心”,而以“知”、 以“生理”、以“明觉”体现出来。反映在“良知”论上.邹守益认为:“良知”在本体匕具有“至虚至灵,至清至明”的属性.“虚”、“清”是指“良知”的本质属性或特性,“虚”指其无形无声、无方无所而无时不在, “清”指其本体的纯一不杂;而“灵”、“明”则是指“良知”的派生属性,亦即“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属性。人的意念活动和感觉见解,是“良知”本体的运行发越.“唯良知独觉.莫见莫显” 0总之,邹守益所说的“良知”虚寂而无定体,故虚非空无、寂非常静H 乂无所不包.同时又是-种“知”,能知是非善恶且能自动择善去恶,而其择善去恶亦非有意为之,乃“良知"的自然流行。“良知”兼此:者于•身,常寂常感,常寂常明,而无动静寂感之分,因其充分完备.故以人力加损之,均非“良知”的本来面目也正是在这个意义」邹守益在道徳修养上非常强调主敬,强调戒慎戒惧"(二) “格致”论。以强调“独知”为其“良知”论的主要特征的邹守益、欧阳德,在“格致”问题上也贯彻了他们对“良知”的一贯看法。他们认为“格物”与“致知”都是明此心“明德”之功夫,而“明德之本体”便是“良知”。因此,“格物”、“致知”最终实际都归于明本心之“良知”。按照他们的看法,“良知”本身即是内外-体、显微无间的,故明得本心之“良知”,便意味着人在内在道德本体打外在道德践履上都同时达到完满。因此邹守益特别强调:“知是知非,便是良知。行是去非,便是致良知"”他强调的是“良知”对人的内在意识和外部行为的自接的道德的支配,从“良知”本身的特质而言,如果它能够按照它的本来的特性发挥作用,那么它便自然而然地会达到这样的11标,因为它本来就具冇対人的内在意识和外部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功能。邹守益的“格致论”是F[接针对行为意识之不善的校正,这又是邹守益提出“主敬”说的出发点”(三) “主敬”说。邹守益在“格致”论匕贯彻他的“良知”本体的自然明觉的观点,把“格致”作为达到明觉本体的手段。如何实施呢?他又提出了以“戒慎戒惧”为主要内容的“主敬”之说。所谓“主敬”, 就是要人保持自身“良知”的警觉状态。他说:“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杂以尘俗也"戒慎戒惧,常精常明,则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故道千乘之国,直以敬为纲领「'在他看来,人如能主“敬”,就能够保证其内心的心灵状态不会与其外部的实践行为相背离,唯能主“敬”,人心“良知”自能时时保持它对人的行为意向和现实行为的道德控制.他又提出:“心冇主宰便是敬,便是礼。心无主宰,便是不敬,便是非礼。”主宰就是保持“良知”"那“主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戒慎戒惧”,要•刻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检束,不受外物的干扰和诱惑,住应物处事时,“慎其独知而毋敢自欺”,此即是“格物以致知”邹守益还是著名的教育家。邹守益一很无论历官或闲居,都以兴学讲学为要务"明正徳三年 (1508)中进士入翰林,不到一年即称病回乡,家居的一段时间里专心学问,入壬守仁之门,专攻心学。嘉靖元年(1522)复职,三年贬为广德州判官,“撤淫祠,建复初书院,与学者讲学其间。”五年,回安福,与刘邦采等王门弟子联集建“惜阴会”,定时讲会“六年任南礼部郎中,在杭州创建天真再院,不时莅院讲学。 十五年(1536)在安福与知县程德共建复古书院,定期讲会。十七年任职南京,不久出任南京国子祭酒, 整顿学风,严格管理,“六馆相庆得师”。二十年落职归乡.二十[年与刘阳等共建连山书院,“岁时坐讲”,并维持青原讲会活动,三十五年讲学于白鹿洞书院”三十七年与刘邦采、刘阳等共建复真书院.定时讲会。他的教育活动一直到四十一年(1562)七十二岁去世,从没停止过。他…供从事教育活动,形成了贯彻始终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一) 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最根本途径在于教育,“孩提而爱进,入井而知侧隐,蹲蹴而知羞恶,徳教而后能诚”,是由于教育,因此一个人一生的头等大事是接受教育;二是教育的目的在明人伦,教育的过程是“存天理,去人欲”。他说:“学也者,将以何为也?学以存此心之理而无人欲也。”“学以去其欲而全其本体而已矣。”所谓天理,就是本然存在的“良知”,合起来称为 “天理良知”。由于后天的影响,人常常背离“天理良知”,而教育的功能就是使人摆脱不良影响,返归天理而“致良知”。归结起来说,就是主张人人都要受教育,进行内心修养,清除私欲,存住天理,恢复固有的“良知”。 (二) 教育内容:罗洪先说邹守益“能守其师说而不疑,能述其师说而不杂”。邹守益一生讲学以申论师说为旨归,也就是说,以传授王守仁的学说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而王守仁学说的核心内容就是“致良知”,唯师旨是尊,唯师说是发,使“致良知”学说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人人懂得,人人遵行。 (三) 教育方法:一是提倡“戒慎戒惧”,二是提倡“因人造就”。邹守益认为教育要达到“存天理而去人欲”从而“明人伦”的境界,教育过程中就要做到“戒慎戒惧”,所谓“戒慎戒惧”,就是谨其言,慎其 f-f.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做到了“戒慎戒惧”,便能克服“学之病”,而 '学之病莫大乎息”,做到步步是学,句句是学,不嗜睡,不好奕,不倦于看书,方能存天理,不受私欲的障蔽,保持“良知本体”的“常精常明”,达到《中庸》的“致中和”和《大学》的“止于至善”的最高精神境界。 所谓“因人造就”,就是因材施教,受学者各有个性特点,教育就要做到根据人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造就”,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观点,分别给予不同的教育。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