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叔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12
人物姓名: 彭叔夏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091_00.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市吉安县

传略

彭叔夏,吉安县人。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彭叔夏是颇有成就的文学研究专家。自北宋雍熙三年(986)十二月诸词臣编就《文苑英华》一千卷后,由于校勘不严,错漏颇多,朝廷多次派人对原书加以校勘,但问题仍有不少。周必大致仕乡居,取《文苑英华》各种版本,与友人共加勘削校正,评注各篇,编成 《文苑英华纂要》八十卷。彭叔夏是参与校勘的主要成员。他在编纂完成《文苑英华纂要》以后,又自撰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这是一部用文献学方法考辨前代诗文正讹的重要学术专著。 他在序言中谈及其撰述本书的缘起,是受命校勘《文苑英华》.“考订商榷,用功为多”,但有关的考订成果,“散在本文,览者难遍”,所以他别撰本书,“荟萃其说,以类而分,各举数端,不复具载。小小异同,在所弗录。原注颇略,今则加详;其未注者,仍附此篇。勒成十卷,名曰《文苑英华辨证》”。书中分类详明,分析细致,考证严谨,其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最主要的成就是以归纳举例的形式,勘正了《文苑英华》原编的大量失误。以“门类”、“脱文” 两类为例,二者均涉及《文苑英华》编者对所收诗文原作的理解能力与校读作风,而为彭叔夏揭出的“凡门类混淆当是正者”的典型例子即有十四条,“凡有脱文见于他本者”又有十七例。其中像皇甫涯《顾况诗集序》,《文苑英华》编者未校本集而又脱一“诗”字.遂误次该文于“文集门”;崔国辅等人咏长信宫诗, 编者误列之于“长门怨”类,不知长门、长信分属陈后、班婕妤二人,未可混同;又如萧子显《日岀东南隅》、王褒《燕歌行》,《文苑英华》所录,用郭茂倩《乐府诗集》相校,脱漏甚多;而隋文帝《求贤诏》,《隋书》所载原文凡五百余字,到《文苑英华》只剩百余字,诸如此类,反映了彭叔夏在学术功底和治学态度两方面均有超越前人之处,使本书成为出色的研究著作。 (二)就文学研究而言,彭叔夏用实证方法清理诸多宋以前文学文本,进而探讨某些文学史问题。 在《文苑英华辨证》中,虽名“辨证”,但并非纯粹辨证,除了辨证纠误,也有肯定《文苑英华》文本为正确与存疑待考之处,对《文苑英华》所收自萧梁迄五代的名篇.用文献学方法对这些名篇作求真求是的文本考索,实际上也就从一个侧面为后人研究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宋以前的文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某些小节里还有由某一具体例证而生发,论及文学史问题,如卷五“名氏二”考《文苑英华》所收刘长卿《宕子怨》实为隋薛道衡《昔昔盐》诗.不仅举诸证以明《文苑英华》之误,同时更引洪迈之说,说明“盐”与吟、 曲、引之类同样是一种入乐的歌诗体裁,南宋南岳庙乐曲《黄帝盐》即其体,而俗改其名为《黄帝炎》实非。这些考证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此外,彭氏《文苑英华辨证》一书中还有某些对文学文本优劣、艺术表现力高下的比较,对文学本性的阐释等等,虽然不多,但很有见地。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