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11
人物姓名: 罗泌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091_00.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311年
卒年: 1189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市吉安县

传略

罗泌,吉安县愎下(今属吉水县)人。生于宋孝宗乾道间,学博才宏,绝意仕进,诗文精深,尤耆坟典。 罗泌谙于古史,不肯苟同于人,认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谯周的《古史考》、张惜的《系谱》、马总的《通历》、诸葛耽的《帝录》、姚崇年的《历帝纪》、小司马的《补史》、刘恕的《通鉴外纪》等书,其学浅狭,不足取信;苏辙的《古史》,只是发明司马贞《史记索引》之旧,未为全书。于是广采各种典籍以至纬书,详加考证,会而通之,于乾道六年(1170)纂成史学巨著四十七卷,取《尔雅》“训路为大”,题名《路史》,并由其子罗苹作注。清同治《庐陵县志•人物志》载:罗泌举承务郎不起,杜门著述,家蓄数千卷,无不研究,储高积深,著《路史》,“凡浑元隐僻,猥琐赘余之事,皆经纬而栉比之,用以广人咨询,通人问难。费辉自湘抵吉,见而拍掌曰:'信天下之奇书也!’ ”其《前纪》九卷,叙远古前三皇至阴康氏、无怀氏之事;《后纪》十四卷,叙太昊迄夏桀之事。《前纪》、 《后纪》列汉代《春秋纬》中《命历序》所定自开辟以来至春秋末获麟之年,共十纪二百多万年。《国名记》 八卷,按太昊、炎帝、黄帝之后各代各姓,至周代各分封国之支系姓氏,并附杂国,下逮两汉之末。《发挥》 六卷、《余论》十卷,皆为辩驳考证之文,表达其关于古史的看法。《路史》的学术价值在于:(-)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路史》取材繁博庞杂,除引证儒家典籍外,多取自于纬书及《太平经》、 《洞神经》、《丹壶记》等道家依托之言,驳杂不纯,尤多附会,可谓集纬书以后附会古史谬论之大成。但它引用了许多文献,将诸多有关古史传说之文加以搜辑汇集,也包括了比较丰富的宋以后已经失传的古史资料,其中以周代史料为大宗,如其《国名纪》便分列古帝的后代及周代各国的族姓资料。•而且《路史》中有一些资料往往与现代研究所考得的古史情况约略相合,这些史料今已不存,赖此书而得窥一二。 故其史料价值高于皇甫谧《帝王世纪》、胡宏《皇王大纪》等书。 (二)其史论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路史》的《发挥》、《余论》对佛教深加贬斥,时依道家立义,但对贪图成仙之惑也有所批评,其中辩驳古史的考证议论,常有精锐之识,非后世纂古者所能及。元代盛如梓评论说:“观其引援该博,无书不读,且文字奇古,未易及也。”(《庶斋老学丛谈》卷上)《四库全书总目》 说:虽多采纬书,已不足据,不免庞杂,但“引据浩博,文采瑰丽”,“考证辨难,语多精核,亦颇有祛惑持正之论。”(《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近人吕思勉先生《说史》一书中则大加称赏,说:裨史学者言古史,“惟 《路史》最为卓绝,所搜异说极多。排比虽或失当,然考证论断,多有特识,亦非规规于世俗之绳墨者所能望其项背也”。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