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思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006
人物姓名: 刘行思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4084_00.pdf
性别:
时代: 唐代
出生年: 673年
卒年: 741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市安福县

传略

行思(673〜741),俗姓刘,安福县人。唐代禅宗高僧幼年出家于安福宝云寺,后听说韶关曹溪六祖慧能师席极盛,不避艰难,前往曹溪参礼,成为慧能门徒据《丘灯会元》载:“师闻曹溪法席,乃往参礼。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祖口 :’汝曾作什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祖口:’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右?’祖深器之。会下学徒坦众.师居杵焉"”阶级,指对事物进行分析,划分出次第等级,这是禅宗所反对的,行思的冋答深得禅宗奥义,所以慧能十分赏识,让他居于众徒之首C后慧能将衣钵传于行思,并命他外出教化一方"行思遵命离丿〕:曹溪,于唐神龙元年(705 )回到吉州, 归主青原山女稳寺(北宋崇j间改名净居寺),四方禅客云集青原六祖圆寂后,行思被尊为七祖,行思传衣钵于希迁(石头和尚):希迁身后右三个高徒.即药山惟俨、夭皇道悟、丹露天然,分别开创禅宗青原法系的曹洞、厶门、法眼三宗,行思被尊为三宗祖师“禅宗传至六祖慧能.因慧能不识字,不尚箸述,只注重心悟,门徒问学,慧能也常常答非所问,以示禅宗高深:但这种答非所问并非无的放矢.前后联系起来,常包含有一定的法理,因而门徒们也常常能从答非所问屮悟岀佛理,谁悟得多、悟得深,就成为高徒"他的佛理、他的学术思想便留在了门徒们所记录的语录中"行思谨遵师法,十分巫视坐禅心悟,门徒惟俨称之为“思量”.乂特别重视事和理的关系, 主张通过坐禅.达到事理圆通,事事无碍的境界.后门徒们概括为“兼中到”,形成影响深远的“回互”说。 他的门徒所记录的行思语录大都散佚无存,仅存四条,但也足以见到他的佛学思想。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