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庐陵芗城(今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
建炎二年(1128),宋高宗以《治道本天,天道本民》的御题对策,胡栓答以“汤武听民而兴,桀纣听天而亡”洋洋万余言,高宗读后,感到特异,取为进士第五。
绍兴八年(1138)十月,金国派张通古为“江南诏谕使”,携带金熙宗的诏书,由王伦陪同,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与南宋进行和谈,金国把南宋称为“江南”,把宋高宗赵构当成金国的臣僚,要赵构对诏书“再拜亲受之”,这对南宋朝廷是个极大的侮辱。但高宗出于小朝廷的利益,在奸相秦桧的怂恿下,不惜卑躬屈膝与金议和,激起朝中多数大臣和全国军民的义愤,纷纷起来反对。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轻反对议和最为激烈,指出:王伦(派驻金国的使臣)本是一个无耻狎邪小人、市井无赖,因为宰相无识,才使他出使敌国,欺骗和诱使陛下效法刘豫。天下人恨不得要吃王伦的肉,陛下为什么要相信他,并指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在这篇奏疏里,胡轻不但对宋高宗提出规谏,对金国议和阴谋进行揭露,而且直接向高宗提出要求:斩奸佞秦桧、王伦、孙近的头。胡铃说:“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最后他表明: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东海而死,不愿在小朝廷求活。“封事”一出,吏民争相传诵。当时奉称它为“中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宜兴进士吴师古将这篇奏疏刻印散发,因此被贬,且永远不得应奉入朝。宋高宗和秦桧对胡铃的“封事”,则以“狂妄上书,语多凶悖,意在鼓众,劫持朝廷”之罪,革去胡铃官职,把他编管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秦桧迫于公论,而以胡铃监广州盐仓。
绍兴十二年,胡铃又在广州上书谴责秦桧的阴险毒辣,戕害忠良。秦桧通过他的党羽罗汝楫弹劾胡栓,诬胡铃上书为“饰非横议”,下诏除名,发配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庐陵同乡王庭珪不畏权势显赫的秦桧,仗义挺身而出,作诗赠胡铃。
绍兴十八年,胡铃在新州作《好事近》词,有“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之句。秦桧死党张棣(新州守使)以此向朝廷告密,诬胡栓“谤讪怨望”,因此胡铃被贬谪吉阳军(治所在今海南省崖县崖城镇)。
绍兴三十三年孝宗即位,胡铃重被起用,任左奉议郎,知饶州、史部官员。孝宗召见胡栓,要他谈谈如何执好朝政。他提出:“修德、结民、练兵、观衅”四个方面的意见。朝廷任他为国史院编修官。隆兴元年(1163),因抗金名将张浚在符离之战失败,与金议和之风又刮起来了。十一月,在一次朝议上,孝宗征求群臣意见。当时,侍从、台谏参与议论者有十四人,主和者一半,可否者一半,言不可和者,只有胡铃一个人。隆兴二年,孝宗诏廷臣商议阙政急务,胡栓主张赈灾为急务,议和无需考虑,并上了一份“愿绝口勿言和字”的“十吊十贺”奏章,竭力反对议和,深刻揭露时弊。是年,胡栓升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同修国史。
胡铃的一生,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记的心志:“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抗金名将张浚说得好:“秦太师(秦桧)专柄二十年,只成就得一个胡邦衡。”这说明胡栓不愧是南宋一位坚持抗金、嫉奸如仇的伟大爱国者。
乾道七年(1171),胡铃辞官回家。淳熙七年(1180),胡栓卒于故里,谥忠简。
罗泌
罗泌(1131-1189),字长源,号归愚,庐陵(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草坪花树下村)人。
生而颖迈,弱冠好读书。一生不曾入仕,受父影响极大。父罗良弼临终前有遗训:“吾少时意功名指取,落落晚节,汙颜复来,其将溢然。汝离兄友敬,勉自植之,无坠先绪,吾志尚伸,幸矣。”二十多岁中进士,一生专心攻读,发愤立说,绝无仕意。史料载“有劝之(入仕)者,辄拍案而起。”
罗泌喜游历,寓居襄阳十一年。漫游对他从事史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数十年之功,于乾道六年(1170)撰成《路史》,初稿一百余卷。为使内容充实,罗泌常携书稿在身,不断订正,最后成四十七卷。费辉经湘衡过庐陵,见罗泌于聞阖间,罗泌奉《路史》见示。费辉见其引证浩博,鸿篇巨制,感叹地说:“立萧曹勋业易,作罗氏《路史》难。”并为之作序,云:“公之立言远过贾谊,而叙述则在庄马之间,班范而下不论也。”《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上古三皇至东汉末年之事,为历代史学所重,其引征浩博,文采瑰丽,考证精赅,保存了大量古代佚书传说,为后世研究上古史特别是上古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梁启超称之为宋代史学八部之一。
罗泌著作有多种,《庐陵县志》卷二六载:“罗泌《图学》二编、《樵隐山爛景陵纬阁字书同异解》”。
康熙年间,清政府曾派江西布政使施闰章送来金匾,旌表其族,匾曰“史学世家”,主要是因罗泌著《路史》传世而获此殊荣。
邓光荐
邓光荐(1232-1303),名景禄,字光荐,号中甫,又号中斋,原籍庐陵蓝溪,构居于庐陵纯化乡(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邓家坪)。光荐少时与文天祥、刘辰翁同是白鹭洲书院山长欧阳守道的得意门生。景定三年(1262)中进士,咸淳四年(1268)升任吏部侍郎。
景炎元年(1276),元军大举南犯,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文天祥奉诏在吉州起兵勤王,光荐积极响应,举家抗元。次年3月,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投降。5月,宋陈宜中等拥戴益王赵是(端宗)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继续抗元。光荐携家入闽,追随朝廷,任宣教郎、宗正寿簿。景炎二年夏,元军陷闽,光荐突围入粤。不久,广州陷。光荐携家避居香山县(今中山市)之黄梅山。这年冬天,遇土贼劫掠,一家12口藏在暗室中被贼烧死,独光荐一人脱走。次年4月,端宗卒。光荐跟随陆秀夫、张世杰等又拥戴卫王曷为帝,改号祥兴,坚持抗元。6月,禹帝转移至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县南的大海中),光荐与陆秀夫等保护馬帝在海上坚持战斗。期间,光荐任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这年闰十一月,张宏范率元军击败勤王军,在五岭坡俘获文天祥后,移师攻打崖山,祥兴二年(1279)二月,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抱品帝投海死,光荐也投海尽节,但被元军救起.再次投海又被救起,张弘范以宾客之礼,允他穿戴原来衣冠扶持文天祥乘舟北上燕京(今北京):.
北上途中,光荐与文天祥朝夕相处。常以诗词唱和,倾吐国破家亡的满腔悲愤。元至元十六年(1279)六月十二日行至建康(今南京),停留不发。文天祥被囚禁在驿馆中,光荐因病安置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文天祥将景炎元年以来所作诗词《指南录》交给光荐保存。八月二十四日,张弘范遣都镇抚石嵩护文天祥离建康渡江北上。不久,张宏范携光荐于十月初至燕京,设馆于赵冰壶家,令光荐教他的次子读书。光荐在教馆期间,曾请求出家当道士,不得允许后经再三请求才放归故里,元大德七年(1303),卒于武昌,葬于吉安瑞华山,其子嗣建祀于吉州城东门外雪山寺旁。
著有《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中斋词》等。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本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宋吉州庐陵淳氏乡富田魁巷村(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南宋民族英雄,文学家。
文天祥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曾氏贤慈明理,经常以先哲良言训子;父亲文仪,深明大义,特别喜好读书,精研经史百家,对文天祥兄弟教管甚严。文天祥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自小抱负宏大,学业甚佳。在邑校读书,参观吉州学宫,看到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铃等人的画像,肃然起敬,发誓说:“我身后如果不能和他们并列,便算不得大丈夫!”表达了他的少年壮志。
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就读,深得良师欧阳守道器重。19岁(1255)参加乡试,首试得中,宝祐四年(1256),进京会试,优异入选,殿试第一,天下闻名。
文天祥在殿试回答问题中,针对时弊,直言力谏。他取《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对理宗提出善意规劝。他建议皇帝严肃纲纪,整饬吏治,排除外戚和宦官干政擅权,听取公论,奖励直言。理宗对文天祥的奇才大略十分欣赏,钦定文天祥为进士第一名——状元。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劝皇帝迁都,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无人敢出来说话,只有文天祥不避权贵,立即上书:“请斩董宋臣以统一人心。”井且提出四项建议:一是要皇帝实行战时体制;二是建立方镇,加强地方官的权力;三是实行征兵制,加强军事力量;四是破除用人专重资格的习惯,主张选拔英豪贤能不论资格。可惜文天祥的这些忠谏,未被采纳,他只好愤然弃官回乡。
景定四年(1263),文天祥出任瑞州知府。这地方刚受元军蹂蹒,满目疮痍。他到任后,实行宽惠、廉静的安抚政策,又张布纪纲,处理鱼肉百姓的不法官兵,一时上下肃然,社会安定。咸淳五年(1269),文天祥任宁国知府,当地社会经济完全崩溃,已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文天祥上奏请求减免民间赋税,奖励农桑,采取其他措施弥补浮额,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他任职不到两月,离任时老百姓竟凑钱为他立生祠。
咸淳十年,文天祥出任赣州知府,上任三个月,就把混乱状况梳理得有条有理。他坚持“不可以刑威慑,而可以义理动”的施政方针。老百姓都相约守法,地方秩序良好。由于元兵直逼临安,他组建义军保家卫国,开始了戎马生涯。文天祥组织勤王军,奉召捍卫京师。并开赴平江(今江苏苏州)、常州前线,和元军作战。景炎元年(1276),他受封为右丞相,被派往臬亭山与元军伯颜谈判,遭到无理拘留,被押送北方,一路写有许多爱国诗篇,集为《指南录》。他从镇江逃脱,几经生死辗转来到福建,在南剑州(福建南平)组织督府军,宋端宗授任他为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转战于赣南、闽南、粤东一带。景炎二年夏,向赣南进军时,五月收复会昌,六月攻克兴国,曾取得“于都大捷”。赣州所属十县全部攻克。只剩下赣州没有攻下;吉州所属八县也攻克四个。临川、洪州(南昌)各郡都送来军饷。潭州(长沙)赵潘、张虎、张唐、刘斗元等起兵响应。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满腔热情派人到文天祥军中联系,一时声势浩大,震慑得元朝统治者胆战心惊。祥兴元年(1278),收复惠州(惠阳)后,潮(阳)、梅(县)、循(龙川、和平一带)三州归宋,使粤东形势出现转机。督府军组建一年零一个月时,文天祥在永丰空坑被元军李恒包围,士卒全部溃散,妻妾子女都被元军俘走。部将赵时赏用移花接木计,冒充文天祥,才得让他虎口逃生。是年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元军张弘范部的千户王惟义所俘,部将邹汎、刘子俊、陈复龙、萧明哲皆殉难,督府军全部瓦解。
文天祥被俘后,决心以死报国,他吞服了预先准备好的樟脑片,但没有死,被押解到潮阳见张弘范。张的部下命令他向张弘范下拜,文天祥昂首挺胸,不屈不折。张弘范只好以礼相待。后与他同往崖山,要他写信劝降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教人背叛父母,可以吗?”追索再三,文天祥便出示所作《过零丁洋》一诗掷给对方,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句时,知道文天祥选择的是宁死不屈的道路,只好作罢。
1279年,南宋王朝覆亡。张弘范对文天祥说:“国已亡了,丞相忠孝都尽了,你如果以奉事宋朝之心改奉大元皇帝,将不会失去宰相地位。”文天祥凄切涕零道:“国亡不能救,为臣子的死有余罪,哪里敢逃脱死而改变心意啊!”张弘范无奈,便派使者护送,将文天祥押解到元都燕京(今北京)。
文天祥在押解途中,经过吉安,绝食8天,希望死在故乡。到了燕京,元世祖仰慕文天祥的才华,命王积翁劝文天祥降元,将委以重任。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分得一死矣!还有机会得到宽假,所愿是作为平民百姓归故乡。”王积翁想联合宋朝旧臣谢元昌、留梦炎等10人,保释文天祥,准他为道士。留梦炎考虑自己已降元朝,怕放了文天祥,他曾两次号召江南起兵,一旦得势,留梦炎他们就无地容身,不同意这样做。文天祥在燕京被监禁3年,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并在狱中作《正气歌》,表白他的心志。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1283年1月8日),殉难前一天,元帝忽必烈召文天祥上殿并亲自劝降,“你用侍奉宋室的心意侍奉我,我就让你任中书宰相。”文天祥回答:“我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我惟有死而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忽必烈又说:“你不当宰相就当枢密使。”文天祥坚定回答:“一死之外,没有可以考虑的。”元帝还有些不忍将他杀害.但元朝官员却力主杀他。第二天,忽必烈下令将文天祥押往大都菜市口杀了。临刑前,问他还有没有什么要求,文天祥从容说:“我的事结束了。”被杀前,他向南面拜了几拜。
就义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尸时,见文天祥面色如生,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殉难时只有47岁。后人在他被囚的兵马狱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表纪念。他的指、发(另一说是头颅)由义士张千载背回,葬于富田老家鹫湖大坑。
胡广
胡广(1370-1418),字光大,号晃庵。明吉安府吉水县临江大州(今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邱家胡家边村)人。
建文二年(1400),胡广应科选,名列前茅,参加御前对策。当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兵变,朝廷兴师讨伐。胡广的对策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之语,指责燕王嚣张跋扈,图谋篡位,造成了全国人心浮动的混乱局面。惠帝允烦十分赞赏,亲自点他为状元,并赐名“靖”,任命为翰林修撰。
明成祖即位后,胡广因迎驾有功,被提为侍讲,后改任侍读。永乐五年(1407),任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朱棣北征,胡广与杨荣、金幼孜随驾,常被召入帐殿议事,有时议论到深夜,过山川扼塞,还与朱棣并辔而行,议论不休,有时,胡广掉了队,朱棣即派骑坐四处寻找。一次,胡广迷了路,脱衣跨马渡河,水深没马,朱棣见他这般辛苦,倍加慰劳。胡广言行谨慎,皇帝跟他讲的话,以及他职务上的事,从不外传,时人将他与东汉大臣胡广媲美。胡广还能顾大局,有远略。曾上书言治国之道:“稽之于古,三代有天下率数百年之久,其所以致隆盛者,莫不以仁义之道也。及其后世之衰,亦莫不以不行仁义之故。:”胡广奔母丧还朝后,朱棣向胡广询问百姓安否,胡广回答说:“安。但是郡县追查建文时同党,株连旁系亲属,百姓十分惶恐,请求皇上宽宥。”胡广所言所求,都被朱棣采纳。
永乐十六年(1418)五月八日,胡广卒于北京官舍.时年49岁。赠礼部尚书,谥文穆。他的灵柩运回家乡途中,路过南京时,太子设案祭奠。仁宗继位,加赠少师。
著有《胡文穆集》20卷,其目录存于《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其中《文穆杂著》1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集类。
张贞生
张贞生(1623-1675),字翰臣,号瑶山,又号簣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富田江城村)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赴京参加戊戌科礼部会试,取得进士第一。选翰林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十一年(1672)因越级言事削职.归家治学。隐居泰和王山,辟讲学房,又捐宅为诚意书院。居京师,贫寒狷介。康熙十三年,奉旨起补原官,康熙十四年去世。《清史稿》卷四八有传。一生著述颇丰,为清初著名理学家。著有《知过日录》2卷,《理学正传录》40卷,《王山遗响》六卷,《唾居随录》4卷,《庸书》20卷,《正气录》3卷,《簣山集》30卷。康熙初,庐陵知县于藻聘张贞生总纂《庐陵县志》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