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禁忌 陋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760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禁忌 陋习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1
页码: 870
摘要: 青原区禁忌、陋习主要有:婚嫁禁忌、丧事禁忌、行为禁忌、言语禁忌、人情风陋俗、挥霍浪费陋俗、迷信陋俗、赌博陋俗等。
关键词: 禁忌风俗 陋习

内容

忌讳
  婚嫁同姓人不结婚,同村同姓人更不能结婚;寡妇与同一村同一姓的男人再婚不得反辈,即男女要同辈分;夫妻年龄,传统说法是“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即男女成婚,女的不能大于男的;有的村,这姓与某村那姓互不结亲,据说是祖上曾有过矛盾或争斗,村规族规明文规定不通婚。女的出嫁后,不得在娘家过大小年;平时女儿回娘家不能扫地,坐门槛,夫妻不得在娘家同睡一床等。以上忌讳,有的已渐消失。
  丧事办了丧事的人家一年内不得酿酒、做豆腐、不能办喜事,也不能参加操办亲戚家的喜事,甚至连看都不能看;当年办过丧事的家庭不贴红春联或其他喜联,即使要贴也只能用其他的色纸;亲戚送丧礼忌用红纸包,如死者满了花甲,可用红纸反过来包;在村以外地方死去的人,不论年龄长幼,尸体不得进村,更不得进祠堂;死者出殡时,有些年龄段的人要回避,说是与死者犯有冲撞。
  行为晚辈忌讳直呼祖先和长辈人的姓名;上门做客,须先敲门,忌不打招呼而入内,忌东张西望、乱动东西、号啕大哭;家有客人,忌讳打骂孩子,忌讳看钟表或问时间;忌讳把所煎中药渣倒在别人家门口,而应倒在十字路口;成年人忌讳别人给自己起外号、绰号;给孩子起名忌讳与祖先、长辈同字,同音,谐音;饭前饭后,忌用筷子调羹敲空碗碟;忌讳在众人面前指手划足,夸夸其谈,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话人长短,甚至挑拨离间。
  言语大年初一不骂人,不说死、没、绝、病、断等字眼,或谐音,改用其他的词语,如东西用完了说用到了;食物吃完了说吃到了;丑陋说不中看;孩子很坏说不乖;太无用说能力有限;小孩死了要说夭折、走了;老人死了要说老了、过身了、谢世;棺木说寿木、寿柜、长生木;探望病人时不说病字或谐音字,人病了说冷到了、犯了;退婚、离婚说分手、走道;妇女怀孕说有了;治病说看医生。吃饭时忌说有关屎尿之类脏话;平时,拉屎尿说解手、方便、放松、如厕;乘船忌说翻字或谐音字;建房时忌说倒字。猪头说猪首、猪耳说顺风、猪血说旺子、猪脚说蹄子或猪手、猪毛说鬃毛;男女正当婚姻称圆房、结婚。正当的夫妻关系称同房。
  陋俗
  人情风青原人热情好客,在日常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属人之常情。21世纪以来,亲戚朋友之间送礼,礼金不断上涨,连年翻番,少则数百,甚至上千、数千。只要是亲朋家红白喜事,亲朋好友都要送礼。回礼又要比接收的礼金高一些。
  挥霍浪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喜欢讲排场、比阔气,婚丧喜事,大操大办,有的借机敛财。
  迷信迷信活动在封建社会十分盛行,新中国成立后,对各类迷信职业者,进行了教育改造。但在农村、在一些街市,时有算命、看相、测字、看花走阴者出现。
  赌博赌博是一种陋习,也是违法行为,有些地方已形成不良社会风气。青原区的赌博工具多为扑克、麻将、骨牌,也有电子游戏等现代工具。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专题

婚嫁忌讳
相关专题
丧事忌讳
相关专题
行为忌讳
相关专题
言语忌讳
相关专题
人情风陋俗
相关专题
挥霍浪费陋俗
相关专题
迷信陋俗
相关专题
赌博陋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