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家庭宗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75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家庭宗族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5
页码: 867
摘要: 青原区家庭宗族民俗主要有:分家、承嗣、族长、师文、上谱、族规等。
关键词: 民俗 家庭民俗

内容

家庭
  分家俗话说:“树多分杈,人多分家”。旧时,大户人家崇尚三世或四世同堂,显得子孙满堂,家庭和睦,引以自豪。但这种大户人家不可能代代出能人维持,处理不好,往往矛盾重重,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人家是兄弟们都完了婚,便一一另立门户。按传统,分家时由舅父主持,长房长孙多一份家产。兄弟分家后,各家务必另取堂名,俗称“立堂会”。以后,长辈称呼前便加个“堂”字。家长留下的祖业部分作遗产,以后清明、冬至祭祖用。同堂人家有事,各户也主动帮忙。
  承嗣没有子女的夫妇,由兄弟或堂兄弟的长子给他做儿子,死后财产归其继承,叫“承嗣”,或叫“承桃”、“过继”。若仅有一子,又叫“一子承两桃”。
  宗族
  族长族长是由一村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者担任。有的家族还有倒族长,倒族长是一个家族最小的辈分中年岁最大者。族长负责家族中婚丧嫁娶礼仪执掌,族谱管理,对家族外的交往,村规民约的制定与执行等事务;倒族长主要是为了礼仪需要,陪着族长出席一些礼节性的集会。
  师文又称“师老”。由村文化较高者担任。师文负责司仪、各类书写、族谱草稿眷写、协助族长、主持家族中的红白好事,协助处理家族中的其他事务。
  上谱族谱分草谱和正谱。草谱一般是春节期间每年上一次,只记录过去一年中族人增减情况和本族发生的重大事件等,故称“草谱”。正谱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将草谱记录内容与上次修的正谱衔接,印刷成册。正谱内容主要分“世系”和“文献”两部分。
  族规是家族先祖思想文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精辟诗文。多书于祠堂内、谱内,约束、教化族人。主要内容为忠孝节义,涵盖家族婚丧嫁娶、为人处世、选择职业、家族礼制等方面。南宋名臣胡栓就其家族拟就了走正路,思正事,做正人的十二则族规:“一敦孝悌,二主忠信,三重农绩,四专诵读,五尚勤俭,六完国课,七慎婚姻,八诚祭祀,九倡竞争,十杜奸盗,十一禁赌博,十二严约束”。并制定了家训,以规范族人行为:“古之君子,学欲其日益,善欲其日起,体欲其日强,行欲其日勉,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彰。”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专题

分家
相关专题
承嗣
相关专题
族长
相关专题
师文
相关专题
上谱族
相关专题
族规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