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驻区教育院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648
颗粒名称: 第九章 驻区教育院校
分类号: G47
页数: 6
页码: 734-740
摘要: 青原区驻区教育院校主要有井冈山大学、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吉安文武学校、吉安影视艺术学校、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吉安市井冈山御美丽铁道航空科技学校等。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教育院校

内容

第一节井冈山大学
  1958年创建吉安师范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1959年合并组建井冈山大学。1962年改建为吉安师范专科学院,1963年撤销。1977年创建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1982年分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吉安地区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井冈山师范学院。200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2007年9月,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同意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井冈山大学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也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万人,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涵盖了16个民族,有外国留学生近300人,另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科建设
  学校有本科专业58个,内设16个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生学院),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校有6个省重点学科(生态学、中共党史、区域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化学、中国古代文学,其中生态学为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研究中心、庐陵文化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井冈山大学分中心(循证医学)、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与资源实验室)、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基础生物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工程训练实验中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设备与学校共建的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50余人,专任教师979人,其中教授135人,副教授374人,博士学位的教师114人(在读博士6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30余人。1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教师当选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1名教师被国家社科基金办评选为“成果鉴定工作信誉良好专家”,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9名教师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1人。
  学校聘请王梓坤院士、游效曾院士、戚正武院士、赵其国院士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有60余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70余名硕士研究生。
  教育教学
  学校有7名省教学名师,5门省优质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有机化学、生态学、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9门省级精品课程,重点建设28个课程群,79门校级精品课程。
  基础设施
  学校校园面积为170.20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159.99万平方米,并预留了159.99万平方米的发展用地;现有校舍建筑面积54.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实验室总面积4.97万平方米。学校的校园建设已纳入到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社会事业重点工程项目,改建及新建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为11099万元。有23个理工类实习基地;2个附属实验学校,115个固定教育实习学校;1所附属医院,84所教学实习医院。图书馆藏书148万册,拥有外文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17个,电子图书28.45万册。
  人才培养
  学校修订完善了本科生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设本科生实验班等举措。在2009年和2010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有200多名学生超过国家统一分数线,上线人数比例均超过报名总数的50%。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截止2010年12月,学校共获国家级各类奖励30余项,省级各类奖励200多项,在全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连续三次荣获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特色工作
  学校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开设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的校本课程;编写《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教材;成立了井冈山研究中心;建设了井冈山精神展览馆;创编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开展重走“朱毛挑粮小直'等实践教学活动;收集和编写“井冈山的红色传说”;开展毛泽东在井冈山及赣南闽西地区社会调查的循踪调查;采编井冈山的红色歌谣;主办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深入开展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研究;依托井冈山红色资源开展培训;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开展井冈山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工作。2010年6月28日~7月1日,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应邀在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共举行了4场专场演出。2010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2月,学校《“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
  招生就业
  招生形式由原来单一性的普通高招转变成普通高招、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国防生招生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等多类型并存。年招生数达到5500余人。
  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就业率。2007~2009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
  2005年7月18日,同济大学和井冈山学院正式签署对口支援协议。2006年8月,南昌大学等省内七所高校对口支援井冈山学院签约仪式在江西省人民政府隆重举行。2007年10月,学校实现体制上划、更名揭牌和省部共建。学校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多所国外院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和意向书。学校拥有招收本科生、专科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以及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术科研及获奖情况
  至2010年,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5327篇,被SCI、EI、ISTP收录401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目前在研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国科协决策咨询类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项。
  学校2001~2009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学生社团“爱心社”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残联评为“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被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
  服务社会
  2005~2010年,学校根据吉安市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龙头产业的发展态势,成立区域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以教授、博士为领头人的若干个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产品研发,与企业联合申报研发项目。与吉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创光电、杰克机床有限公司等一批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为地方开展各类服务项目近百项,项目金额3000余万元,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
  第二节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吉安农业学校)
  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吉安农业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吉安市农业局,位于吉安市青原山。学校创办于1951年10月,当时校名为“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学校”(后改名为“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简称“吉安农校”).校址在吉安市东门(原慈辉农场)。1958年,井冈山大学在吉安农校校址上创办,吉安农校迁至吉安县凤凰圩老屋下。1963年,井冈山大学被撤销,吉安农校迁回吉安市东门原校址。1968年,吉安农校被撤销;1980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学校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井冈山分校校址办学(位于现井冈山市拿山乡沟边)。1987年,迁至吉安市青原山现校址。2004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更名为江西省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2009年12月,经吉安市教育局批准,增挂“吉安农业学校”校牌,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含外聘3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82人;现有在校学生3590人(其中:中专生3055人,大专、本科函授生535人)。校园占地面积11.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有农学类、工科类、管理科类专业实验室30多个和多媒体电教室10个;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及农学专业实训基地,藏书10万余册,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2008年中央投资的“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家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应用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中央投资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教学楼”竣工。
  专业设置与办学形式
  学校有园林、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艺、农业机械化、城镇建筑、物业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电算化会计、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招收农业“三定向”生,为全市培养乡(镇)农业技术人才。
  学校在办好普通中专的同时,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成人大专和本科班,与吉安监狱联合举办了吉安监狱职业中专班,开办了四川农大远程教育技术中心。学校大力推行“校企(校)合作”办学,与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兄弟院校实行联合办学,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可转入兄弟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后直接就业;与10多家企业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校是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吉安市“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吉安市“移民科技培训”基地、市老建办“雨露计划”培训学校、青原区“阳光工程”与“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校每年各项社会培训达1000余人次。
  学生除取得中专学历证书外,还参加劳动部门和技能鉴定部门的行业技能考证。2001年~2010年,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就业率达98%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82人(含聘用教师),其中:硕士生2人、本科毕业生75人;高级讲师32人,讲师19人。学校每年派出20多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利用假期派出教师到企业锻炼,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向社会聘用一批高技能专业人员任教,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办学成就
  学校在1991年办学水平评估中被农业部评为B等一级学校;1999年、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园林绿化委员会评为园林化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工会评为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获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稻粉虱生物学与防治技术”课题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师发表论文:国家级46篇,省级55篇;参编教材:国家级15种,省级8种;获省级奖励7人次。2008年完成省级科研课题5个,1个为省级重点课题;组织参加省、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计算机、CAD/CAM软件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等技能项目获团体一等奖4个、二等奖10个;获个人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20人次。2005年学校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办学近60年,为社会培养两万余名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三节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2月经吉安地区教育局批准成立,为一民办学校,原名为“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学校地址为青原区青原大道257号。1999年3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江西新科专修学院”,列为“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与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合署办学,同时实施中专、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国家停止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招生,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新科中等专业学校”,实施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学制三年。2009年10月再次更名为“江西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性质不变。2002年6月,江西省劳动厅授予吉安地区电子科技学校为“江西省再就业培训基地”,同时在江西新科专修学院设立“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因此,学校还从事职业培训,包括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
  学校开设的特色专业有: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家电维修、电脑文秘、机电电工、电焊与气焊、服装设计与缝纫等。
  学校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106.3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624.59平方米;实验楼1460.4平方米。一个多媒体教室,座位50个;模具实践室一间,有数控磨床,数控电火花机,线切割、车、刨、铳床等模具设备十余套;电脑操作室3个,电脑178台。
  2010年,学校教职员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在校学生410人,毕业生253人,招生152人,班级10个。校长罗光华在2000年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百名校长座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第四节吉安文武学校
  吉安文武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文化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实施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寄宿型综合学校,学校开设武术、散打、跆拳道、泰拳、空手道、武打影视、龙狮表演、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通信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校址设在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大道400号。
  学校前身为吉安县少林武术馆,创办于1992年2月。1994年1月经吉安地区教育局批准更名为吉安地区武术职业学校,颁发职业高中文凭。2001年4月经吉安市教委批准更名为吉安文武学校。2001年5月经吉安市青原区科教体委批准在学校内举办九年义务教育。95%的在校学生是文武兼修。
  学校1996年搬入青原区,现占地约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已建成了教学楼、训练楼、综合办公楼、宿舍楼、计算机中心、多媒体语言学习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医疗门诊部、大型餐厅、招待所等,教学设施齐备,可容纳1500余人的学习和训练。学校5位校领导中3人为研究生毕业,武术教练中具有“武术六段”称号的6人。
  学校多次组织学生代表区、市、省参加国内、外重要武术比赛,截止到2010年底,共荣获金牌153枚、银牌315枚,铜牌344枚,奖牌总数为812枚。1996年学校组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第三届农运会获1金2银10铜,刷新了江西省历年农运会武术项目零金牌的记录。1996年,学校被国家体委评定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同时被江西省体委评定为“全省甲级武术馆校”。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有的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等学府深造学习,有的被保送到省级武术专业队成为武术专业队员。
  2010年,学校与广东惠州“弘麓国学传播中心”和“西格蒙德心理教育中心”合作,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学校因较为显著的德育建设成果而多次被邀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先进经验交流汇报。
  学校创办初期创建武术表演队,1999年创建舞狮表演队,2003年创建舞龙表演队。2004年参加全国龙狮锦标赛获银牌,参加全国第五届农运会舞狮项目获2枚金牌;2007年10月24日,学校参加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井冈山》演出;2008年学校采擎表演队代表江西省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荣获“入围奖”。
  第五节吉安影视艺术学校
  吉安影视艺术学校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专长的综合性民办中等专业学校。1998年8月,现任校长舒斯一接管了1997年由共青团吉安地委开办的吉安地区艺术学校,并对学校进行了重组。2000年7月学校自吉水县城迁至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大道。2001年4月更名为吉安影视艺术学校。2002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同意开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表演、幼儿教育中专班。2010年学校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426人,教职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2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60%。
  学校校园面积126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配备舞蹈练功房3间、声乐及琴房10间、美术画室3间,另有普通教室6间,可容纳400名学生同时上课。
  2001年~2010年学校获得51项市级以上的文艺及技能比赛奖项,其中金奖或一等奖9项。
  2006年4月学校8名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长征少年》的拍摄,同年10月中旬,学校20名舞蹈专业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南越王》摄制组在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的拍摄。10月下旬24名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捕蛇少年》节目的拍摄:2010年5月学校组团(以本校师生为主)参加井冈山《红色之恋》情景剧演出达4个月。
  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60%以上的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
  音乐、美术、舞蹈是学校优势专业。2009年,学校美术考生获得吉安市第一名的成绩。2010年学校美术、音乐、舞蹈三专业参加省联考100%通过。2010年高考90%以上学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
  第六节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
  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于2006年5月由浙江宁波籍青年郭金贵创办,是集学历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8月学校从富滩镇搬至吉安市城区。2009年3月,与井冈山大学商学院进行合作办学。2009年底,由光协电子(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和吉安凯诺商贸经济管理学校共同出资,组建光协集团,并组阁第一届校企集团董事会,由吴伟文女士担任董事长,郭金贵任董事。学校同时成立了第一届校务会,由王金跃担任校长。
  该校在坚持“半封闭式军事管理”的基础上,2009年又引进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专业+计算机+综合素质+创业培训”的复合式教育模式,各专业除本专业课程外,均须学习计算机、英语、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职业道德、演讲与口才、青年办事能力训练、创新与创业培训等公共课程,使其成为“人人有技术、人人会电脑、人人懂英语”的实用性人才。
  第七节吉安市井冈山御美丽铁道航空科技学校
  2009年10月经吉安市青原区教育体育局同意,市教育局批准,井冈山铁道职业技术学校与井冈山御美丽应用技术学校合并为吉安市御美丽铁道航空科技学校,她是一所集中专学历教育、社会就业培训、中专套读大专的综合性民办中专学校。董事长尹志明是江西御美丽健康保健公司总经理;方礼发为副董事长兼校长,并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学校分青原校区和吉州校区。青原校区是原青原区青原山中学老校址,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吉州校区座落在吉福路122号,占地面积5.3公顷,建筑面9850平方米。2010年有教育教学设备总值105.6万元,藏书7500余册,建有计算机操作室、多媒体教室、形体练功房、铁路电子电工实训室,拥有铁路、航空、移动等专业实习基地6个。学校有专任教师18人,兼职教师12人,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9人,初级教师11人。聘请了南昌铁路局6名铁路客运、工程、电气、电子专业技术工程师为兼职和客座教师。
  学校有铁路旅客运输管理、铁路电子应用技术、电气化铁道供电、移动通信运营管理、电信网络商务管理、航空地勤服务管理、城市交通轨道运营管理、汽车电子应用技术等课程,同时开设了中专套读大专学历班。2010年有普通中专学生351人,中专套读大专生48人。
  学校先后与铁路、航空、移动通信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网络,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人物

尹志明
相关人物
游效曾
相关人物
戚正武
相关人物
赵其国
相关人物
罗光华
相关人物
舒斯一
相关人物
吴伟文
相关人物
郭金贵
相关人物
王金跃
相关人物
尹志明
相关人物
方礼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宁波
相关地名
富滩镇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
吉水县
相关地名
广东惠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