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6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分类号: G631
页数: 1
页码: 710
摘要: 2002年2月5日,青原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吉青办发〔2002〕2号)。据此文件精神,各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关键词: 思想政治 道德教育

内容

2002年2月5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吉青办发〔2002〕2号)。据此文件精神,各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如东固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全面了解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过程和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富田中学祭扫文天祥陵园;曾山学校参观渼陂古村、将军馆、“二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值夏中学对位于校内的胡栓墓给予精心保护,在学生中开展“崇尚胡栓气节,传承历史文脉”活动;青原山中学的校史陈列室展有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中科院院士王梓坤、诗人公刘等著名校友的先进事迹。
  青原区每年要召开一次中小学德育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会议除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外,还邀请区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举行德育方面的专题讲座。
  十年来,在中学生中一直开展了以“知我青原,爱我青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所读书籍有《可爱的青原》、《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故事集》、《群星闪烁东井冈》、《此是东井冈》等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2006年德育的重点是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年的3月青原区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讨会”,根据会议精神在全区各中小学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教育月活动。
  2007年开始,各中学举行普及奥运知识,迎接北京奥运的主题活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献爱心成为这一年德育工作的重心。为支援灾区同胞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各中小学师生纷纷向灾区捐款,至同年5月30日止,共捐款26.15万元。
  2009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进行爱国主教育;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人物

姚桐斌
相关人物
王梓坤
相关人物
公刘文天祥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固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
四川汶川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