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森林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47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森林资源
分类号: S78
页数: 5
页码: 579-583
摘要: 青原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物种类繁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业资源

内容

青原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物种类繁多。2004年,区林业局按类型、权属、树种对境内的森林资源进行分类。2004年、2009年,分别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全区各类林业用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等资源要素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将数据编印成资料,存入档案。
  境内发现的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分属280余科,930余属。内有裸子植物11科35属78种,被子植物84科287属1314种,大部分属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发现的古木名树有12种1258株,其中有24株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樟、古柏等。
  第一节林业用地
  按《江西森林》分类系统的划分,全区森林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富田镇和东固乡属于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是栲、楠、阿丁枫林、松杉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个植被区。
  2004年,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结果
  全区土地面积86119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5977.1公顷,占65%。其中:有林地48833.8公顷,疏林地1696.4公顷,灌木林地3144.6公顷,未成林地2136.6公顷,苗圃地19.9公顷,无立木林地145.8公顷。全区活立木蓄积2524747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59%。
  林业用地面积按权属分:国营15285.4公顷,集体40118.4公顷,民营573.3公顷。
  林木蓄积按类型分:有林地蓄积2431264立方米,疏林地蓄积481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4987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38793立方米。
  林木蓄积按权属分:国有林木蓄积1201818立方米,集体林木蓄积1322929立方米。
  林木蓄积按树种分:杉木884109立方米,马尾松705113立方米,阔叶树145127立方米,国外松696915立方米。
  2009年,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结果
  全区土地面积87872公顷(区林业局调查数据),其中吉水周岭林场划拨给青原区的面积(在青原区行政辖区内的山场)175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8335.9公顷,占66.4%。其中:有林地54415.7公顷,疏林地1274.7公顷,灌木林地2078.2公顷.未成林地483.3公顷,苗圃地19.9公顷,无立木林地57.2公顷。全区活立木蓄积2850859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64.2%。
  林业用地面积按权属分:国营15925.3公顷,集体24493.1公顷,民营17494.2公顷,其他423.3公顷。
  林木蓄积按类型分:有林地蓄积2727483立方米,疏林地蓄积5210立方米,散生木蓄积68389立方米,四旁树蓄积49777立方米。
  林木蓄积按权属分:国有林木蓄积1337123立方米,集体林木蓄积1513736立方米。
  林木蓄积按树种分:杉木1090236立方米,马尾松780902立方米,阔叶树304928立方米,国外松674793立方米。
  表23-1-12004年青原区各类土地面积、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统计单位:公顷、立方米
  说明:青原区合计数不包括市林科所。
  表23-1-22009年青原区各类土地面积、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统计单位:公顷、立方米
  说明:青原区合计数不包括市林科所。
  第二节森林结构
  青原区处于中亚热带南部,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水源充沛,在地质、地形、土壤、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吉泰盆地植物区系调查资料反映,青原区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其植物区系组成:以壳斗科的常绿树种为建群种,次为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木兰科、大戟科、木樨科、杨梅科、椴树科和竹亚科等。树木主要分布在山区,其次是丘陵,平原地较少。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森林植被表现出垂直分布的变化,一般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海拔700-950米出现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的混交生态林;海拔950米以上为灌木草丛。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其特征是全年常绿,冬不凋落;亚热带针叶林——群种以马尾松、杉木为主;针阔混交林;竹林和灌木草丛。
  树种类型
  全区树种共有104科、390种(乔木284种灌木77种、藤本29种),其中珍贵树种30余种。
  常绿阔叶树:青冈栎、苦槠、钩栗、甜槠、华南槠、木荷、樟、油茶、棕榈、柚、柑橘、茶叶等。
  落叶阔叶树:枫香、拟赤杨、山乌桕、黄檀木、榆树、水青冈、苦楝、油桐、梧桐、法国梧桐、栗、重杨木、杨柳、桑、檫、梓、椿、合欢、板栗等。
  针叶树:杉、松、柏等;
  灌木林:胡枝子、毛栗、乌饭子、黄枝子、杜鹃、乌药、麻栎等。
  珍贵树种:樟、楠、梓、柏等。
  稀有树种:半枫荷、银杏、罗汉松、红豆杉、蜡树、铁树、水青冈等。
  引进树种:湿地松、台湾松、火炬松、黑松、雪松、光皮树、金钱松、银桦、鹅掌楸、水杉、池杉、柳杉、桉树、杨树、油橄榄、广玉兰、悬铃木,夹竹桃等。
  树种分布
  杉木主要分布在东固乡、富田镇、新圩镇,总面积15494公顷。
  阔叶树主要分布在东固乡、富田镇,总面积4577.2公顷。
  毛竹、油茶主要分布在东固乡、富田镇,毛竹总面积4069.6公顷,油茶总面积1581.9公顷。
  国外松、马尾松主要分布在东固乡、富田镇、新圩镇、文陂乡、富滩镇均有分布。国外松面积15073.6公顷,马尾松面积19092.9公顷。
  古树
  2002年,区林业局对境内古树进行调查,全区有古树141株。全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对全区所有古树进行了挂牌保护。
  按树种分:樟树111株,侧柏6株,银杏3株,桂花3株,罗汉松1株,苏铁1株,红豆杉1株,杉树3株,女贞1株,木荷1株,闽楠2株等。
  按树龄分:三级古树(树龄100-300年)76株,二级古树(树龄300-500年)41株,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24株。
  表23-1-32007年青原区部分古树一览续表23-1-3续表23-1-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