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农业综合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46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农业综合管理
分类号: F302.2
页数: 2
页码: 574-575
摘要: 本章详细记录了青原区农业综合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农业政策、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农业体制 农业管理

内容

第一节管理机构
  2001年元月,青原区组建了区农业林业局。2002年10月23日,区委、区政府下发了《青原区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吉青发〔2002〕15号),撤销原区农业林业局,组建区农业局。2003年3月20日,吉青办字〔2003〕23号文明确,由区农业局承担区农口成员单位综合协调职能(2008年设区委农工部,该职能同时划出),局设办公室、农村经济与政策法规科、产业发展指导科。
  2001年4月20日,区编委〔2001〕3号文批准成立青原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含农技、农经、兽医、种子、水产、植保、能源等职能),隶属当时的区农业林业局,后隶属区农业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2年2月6日,区编委〔2002〕12号文批准成立青原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隶属区农业局。2003年9月18日,区编委〔2003〕28号文批准成立青原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为区农业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2004年2月3日,区编委〔2004〕7号文批准成立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办公室,隶属区农业局。2005年4月7日,区编委〔2005〕10号文批准成立青原区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隶属区农业局。2005年8月4日,区编委〔2005〕25号文批准成立青原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2005年12月9日,区编委〔2005〕44号文批准分别在天玉、河东、富滩、值夏、文陂、新圩、富田、东固八个乡镇、街道设立畜牧兽医站,隶属区农业局,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撤销原自收自支的乡镇畜牧兽医站。2007年4月9日,区编委〔2007〕10号文批准成立区畜牧兽医局(含区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农业局。
  第二节财务管理
  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要求,青原区进行了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在保证对村级财务不侵权、不平调、不挪用的原则下,把村级财力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作适当的分离,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2003年在富田镇试点,至2004年底全区八个乡镇、街道都实行了“村账乡代理”。
  每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了兼职管理人员,统一印制合同文本,稳定完善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2006年,在全区开展了村级债权债务摸底清查工作。
  至2010年,全区已有8个乡镇(街道)的村级财务实行了电算化管理。
  第三节经营管理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农村税费配套改革2001年,青原区开始逐步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措施,撤乡并村,全区乡镇由9个撤并为8个,行政村132个撤并为116个,至2010年,有9个乡镇街道,105个行政村。调整了农村中小学布局,撤并了规模小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
  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2002年青原区积极推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限入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
  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后,青原区对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劳务和资金,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严格控制上限,每人每年筹资不得超过30元,每个劳动力每年筹劳不得超过10个标准工作日,筹资筹劳项目需村民代表提出,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再由乡镇农经站审核,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最后报区减负办备案后方可实施。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实行农八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代耕、互换、转包、租赁等形式的土地流转。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2009年,青原区首先在新圩镇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对辖区内土地流转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试点示范,在其他乡镇逐步推广试行。至2010年底,全区实行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978.2公顷。
  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至2010年,青原区共发展了蔬菜、果业、生猪养殖、农机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入社社员1710名,带动农户3562户,并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
  第四节行政执法
  2002年至2010年依法查处案件:种子77起,农药212起,化肥59起,兽药51起,饲料58起;受理群众举报案件39起,结案率99%;按要求核准农村杀鼠剂发放点8个,依法收缴高毒高残留农药31箱,过期兽药8.5箱,过期饲料7.31吨,劣质化肥7.1吨,毒鼠强360包,捣毁2个毒鼠强违法经营窝点。
  2002年至2010年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抽样检测种子25个样,农药140个样,化肥175个样,兽药111个样,饲料268个样,合格率达96%以上;积极配合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例行农产品质量抽样,蔬菜142个样,畜禽蛋59个样,水产品25个样,茶叶香姑15个样,大米44个样。
  2009年7月在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的支持下,《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已申报成功,配备了执法专用车、数码相机、电脑等,为增强农资打假快速反应能力、调查取证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