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40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经济结构
分类号: F019.8
页数: 7
页码: 503-509
摘要: 2000-2010年青原区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商品流通结构、收入与分配结构、积累与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等5个方面。
关键词: 经济结构 经济制度

内容

2000-2010年青原区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商品流通结构、收入与分配结构、积累与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等5个方面。
  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方面,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快速上升,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方面,农业(包括老统计口径的种植业和家庭副业)产值所占比例下降,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例上升,林业产值所占比例略有下降。
  商品流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商业零售业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逐渐下降;批发零售贸易额比例上升;餐饮行业比例有所上升;其他行业比例快速下降。
  收入与分配结构的变化情况是:财政收支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来在3.15%-9.2%之间;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在8.3%~18.46%之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产值分配比例方面,工资、福利和其他收入与企业净产值的比例上升;企业利润、税金和利息支出与企业净产值的比例下降。
  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是:最终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资本形成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快速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建筑工程、城镇投资的比例快速上升;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农村投资的比例不断下降;房地产开发的比例以低一高一低的模式发展。
  第一节产业结构
  地区生产总值结构
  在2000年至2010年青原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波浪形下降。
  表20-1-12000-2010年青原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情况单位:亿元
  说明:因统计制度改变,2000-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剔除了华能电力公司。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
  在全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所占比例最大,最高年份占61.56%,最低年份占49.42%;其次是牧业产值,最高年份占24.80%,最低年份占17.53%;第三是渔业产值,最高年份占13.67%,最低年份占8.48%;第四是林业产值,最高年份占12.29%,最低年份占6.72%。就其变化趋势来看,农业产值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牧业产值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林业和渔业所占产值比例持平,起伏不大。
  表20-1-22000-2010年青原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情况单位:万元
  说明: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
  表20-1-32000-2010年青原区社会消费品流通结构情况单位:万元
  第二节收入与分配结构
  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全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同步,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年份是2010年,比例为9.2%,最低年份是2001年,比例为3.15%,平均占5.18%₀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
  表20-1-42000-2010年青原区财政收入结构情况
  表20-1-52000-2010年青原区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例
  全区的财政支出,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例最高是2002年,为264.1%,其次是2001年,为262%,最低是2008年,为195%。
  表20-1-62000-2010年青原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单位: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分配比例
  全区独立核算企业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最高年份是2010年,占41.8%;最低年份是2000年,占25.6%;生产税金所占比例最高年份是2006年,占18.5%;最低年份是2009年,占7.8%;营业盈余所占比例最高年份是2000年,占40.5%;所占比例最低年份是2006年,占20.1%;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最高年份是2004年和2007年,占26.7%。所占比例最低年份是2009年,占19.6%。
  表20-1-72000-2010年青原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分配情况单位:万元
  说明:地区生产总值含华能、铁路系统。
  农业总产值分配比例
  在全区的农业生产总值中,农业中间消耗占35.4%-40.0%,农业增加值占60.0%~64.6%。成本比例曲线呈现波浪形起伏,2010年比2000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1330万元,所占比例提高2.8个百分点。
  表20-1-82000-2010年青原区农业总产值分配比例
  说明:农业总产值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
  第三节积累与消费结构
  最终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57.3%降低至2010年的38.7%;资本形成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42.7%提高至2010年的61.3%。
  表20-1-92000-2010年青原区地区生产总值的积累与消费结构情况单位:万元
  说明:地区生产总值金华能、铁路系统。
  第四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在全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比例中,建筑工程从2001年的10.2%增长至2010年的67.69%,最高年份是2005年,占72.6%;安装工程从2001年的17.9%波浪形下降至2010年的13.4%;设备购置从2001年的41.4%波浪形下降至13.7%;城镇投资从2006年的73.6%持续增长至2010年的93.3%;农村投资从2006年的5.4%下降至2010年的0.3%;房地产开发以低一高一低的模式发展,最高年份为2004年,占55.8%,最低年份为2009年,占3.9%。
  表:20-1-102000-2010年青原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构成情况(一)单位:万元
  续表20-1-10
  表20-1-112000-2010年青原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构成情况(二)单位:万元
  说明:2008年的房地产开发数据包含于城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