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3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分类号: F713.56
页数: 3
页码: 489-491
摘要: 2005年1月11日,青原区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成立区局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小分队,明确部门职责及牵头机构,落实应急人员车辆,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关键词: 市场监管 市场监督

内容

2005年1月11日,青原区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成立区局食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小分队,明确部门职责及牵头机构,落实应急人员车辆,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2007年,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吉安贸易广场食品安全监管实施办法》、《区工商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预案》、《“12315”申诉举报进社区、乡镇(村)实施方案》。
  节日期间市场监管
  每年在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及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重点整治吉安贸易广场、火车站和青原大道等地的集贸市场。2001年,查缴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其中包括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有毒牛排、农药等总标值13.5万元。200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共检查市场16个,检查经营户582户,取缔非法摊点3个,查处案件5起,案值6000元,查获不合格御寒生活用品、饮料、酒等商品标值8000余元。2008年春节期间,在辖区内开展6次大范围的整治行动,共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食品20多个种类,不合格水产品100余公斤,假冒“冷酸灵”牙膏648支,过期失效酱油12箱,查缴用硫黄熏制的肉皮、木耳、腐竹、辣椒等1000余公斤,收缴不合格秤20余把,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个。2月,全面启动先行赔偿制度以维护春节节日市场秩序,各工商分局预告设立1000元赔偿基金,共查处欺行霸市行为10起,短斤少两行为25起,掺杂使假行为40余起,先行赔偿金额2000余元,受理投诉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元。
  重大疫情期间市场监管
  “非典”期间,迅速启动处置市场经济秩序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处理系统,先后出动执法人员620人次,检查餐饮业、网吧、城乡结合部等各类经济主体2100户,共关闭餐饮、宾招业、网吧、美容美发厅、电子游戏厅等经营户683户;责令撤除婚宴预订酒席82桌;查扣大批劣质口罩、食品、消毒水等物品,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医用口罩窝点1个,共收缴劣质口罩2615只;查处利用防治“非典”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案件9起,擅自发布虚假广告案件3起;查封7家无照(证)或超经营范围经营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达24300元。
  2004年,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市场渠道传播到吉安地区,开展假冒伪劣禽流感疫苗清理行动。共开展8次禽畜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检查集贸市场13个,临时早市2个,禽类经营户43户,宾馆20家,酒家42家,饮食店305家,大中小学校(院)10所,定点屠宰场1个,查获没有检验检疫证明的鸡蛋9箱,鸡鸭二百余只。
  粮食市场监管
  2001年下半年,开展对粮食市场监管执法行为的专项整顿,在秋粮收购旺季,强化对中晚稻收购监管,重点查处到农村直接收购中晚稻、坐厂坐店收购、倒卖原粮等违法行为,查处2起非法收购粮食案。2002年6月,采取定期查看和不定期巡查等方法,对辖区内的粮食市场进行动态巡查。2003年10月,建立从销售到使用等环节的粮食市场监管责任制,严格实行粮食市场“封闭锁定运行”监管机制,完成《江西省粮食收购资格证》和《江西省粮食市场交易资格证》的换证工作,共换发《江西省粮食收购资格证》12户,《江西省粮食市场交易资格证》28户,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20人。2004年6月,查处一起王某倒卖陈化粮的大案,收缴陈化粮三十余吨,货值7万余元。2008年,对青原区梅林粮库和青原区七姑岭粮油储运站出库的789吨陈化粮实行全程监管。
  成品油市场监管
  禁止销售非法炼制的油品及与标号、标识不相符的油品,严厉打击成品油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加油站。2006年,查处3户无照土炼油的经营者,立案查办3家不合格成品油经营户,案值13万余元,罚没金额3万余元。
  2007年,共抽检成品油20个品种,其中有8个品种不合格,立案8起,罚没款10万余元。
  专项市场监管
  2002年4月3日至8月30日,以吉安贸易广场及各乡镇集贸市场为重点,开展农资市场、夏季饮料市场、食品药品市场、“地条钢”市场以及维权反欺诈等多项整治。查处经销不合格“地条钢”经营户2户,关闭7户;取缔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窝点4个。
  2005年,阜阳奶粉事件曝光后,迅速开展奶粉市场专项检查,查处不合格奶粉案5起,罚没金额达1.6万元,并在青原区电视台发布了消费警示,确保辖区内奶粉市场的安全。
  2009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限塑令”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市场巡查和监管执法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79人次,执法车辆31台次,查处经销明令禁止、淘汰塑料袋案子1起,罚没款额3000元。
  2010年,做好过渡期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引导换证工作,共有食品流通环节经营企业26户,个体户588户。
  农资市场整治
  2001年,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红盾护农下乡村”活动,为农民群众现场传授种子、农药等鉴别知识。2005年,查处销售不合格复合肥经营户5户,查处擅自发布种子销售户外广告3户,查处销售侵犯他人种子注册商标2户,查处冒用登记证号1户,为广大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6万余元。2006年,建立区、乡、村三级红盾护农维权网络,在行政村中设立维权点28个,聘请维权联络员28名。2007年,监封早、晚稻种子214个样品(含同一品种不同批次),并在网上予以公示。抽检农资商品61批次,并在网上予以公示。2010年,加大对农资商品质量的抽检频率和密度,重点加强对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资商品的质量抽检,落实种子商品留样封存制度,共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3起。
  运输市场监管
  2001年,为运输经营户现场办理注册登记,办理交通运输业个体工商注册登记150余户,从业人员650余人。2003年4月,按照上级要求,开展运输市场清理整治活动,查处14户无照经营户,罚没金额8000元。2008年9月停止征收管理费。至2010年,运输市场逐步规范,个体运输户每到年初就会主动上门办理营业执照。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