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思想道德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1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思想道德建设
分类号: D64
页数: 1
页码: 315
摘要: 至2010年,青原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先后印发了《青原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省、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 青原区 思想道德建设

内容

至2010年,青原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先后印发了《青原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省、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
  2004年组织开展全区性十佳公民道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旨在倡导道德新风。活动程序有:公布标准,宣传发动;单位推荐、上报材料;领导小组初选,确定20位候选人;印发事迹简介,各单位组织群众学习投票,根据投票情况确定十佳标兵,提交区委、区政府表彰。2005年1月,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表彰首届“十佳公民道德建设标兵”的决定》对“十佳”标兵进行了表彰。
  2005年3月,区文明办和区关工委、区教体局共同组织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周,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和1000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内容有:听一个爱国主义故事,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吃一餐红军饭,看一场爱国主义电影,举办一次爱国主义征文比赛。
  2005年9月,在第三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纪念日时,开展“同在蓝天下,健康共成长”活动。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以“八个一”为基本内容,开展城市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与城市务工人员子女、高年级儿童与低年级儿童、健康儿童与残疾儿童互帮互助。
  2008年7月,举办青原区首届留守儿童节、留守儿童专题知识讲座、阳光体育亲情活动,建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设立了“心里话信箱”。流坊、渼陂、王家等村还设立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