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8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7
页数: 2
页码: 591-592
摘要: 遂川民风淳朴,习俗繁多,除前志记述外,本章只作补遗,并增记部分新兴习俗。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生活习俗

内容

待客
  县内有本地、客家两大民系,其待客方式各有异同。
   红喜事
  嫁娶、生育、生日、退休、升学、乔迁、开张等喜庆事统称为红喜事。
  喜事前几天,主办者邀请族亲商议筹办事宜,明确执事分工。专司待客者称为“做东道”,除接待一般亲友来客外,重点是接待主办者的妻族、母族(俗称为新、老舅氏)宾客。喜庆之日,组织者安排乐手、“东道”迎接新老“舅氏”和其他宾客。“舅氏”临门时鸣爆奏乐恭迎,主办者亲属趋前接镜迎匾,“东道”排列门前打躬作揖;客人进屋后,“东道”送茶递烟,并招呼围桌食用茶点;嗣后,散坐片刻,即安排新、老舅氏吃“中桌”。“中桌”又称“打点心”,备4菜肴2干盘,不劝酒,随意食用。吃完“中桌”,休息片刻后接着“安席”o此前,东道早已议定席位座次排序,席位排列不可逾规。待客人均入席后,再次燃放鞭炮以示开席0席上,菜肴一般都是9个大盘,有的另备小碟若干和点心、水果等类食品。每桌设一提壶斟酒的“东道”,斟完第一杯酒后,坐于厅堂前席正中位置的“前席大东”起身致词,多是“欢迎光临”与“请恕招待不周”等语,坐上席者当起身回礼,回答些“感谢盛情招待”和祝贺之类的话,仪式庄重热闹。
  席上,每吃一样菜由“东道”斟一盅酒,也有的简化为“一碗酒到肉,二碗酒到笃(底),敬酒随意,圆盅另酌”。轮到食肉时,“前席大东”再次起身致劝酒辞,首席客人起身回礼致谢。吃肉后,喜事主办者全家开始按辈次年龄依序向全体来客敬酒,气氛热闹祥和。斟2次酒称“好事逢双”,斟4次酒,称“四季发财”,客人中不善饮酒者此时可以吃饭。吃鱼时斟酒谓之“圆盅”,依各人酒量而定,有兴致者此时可行令猜拳,增添热闹。食毕,在征求首席客人意见后,“前席大东”宣布散席,鸣炮奏乐,客人离席道谢,“东道”挽留用茶和憩宿。不留宿者,再次鸣炮奏乐送行。
   白喜事
  为丧事之雅称。家人身故后,其亲属子女(一般由长子)分赴各亲友处报知,称为“报丧”。接到报丧的亲友,在“入殓”、“出殡”时必去“吊丧”,其时,丧者子女跪接还礼。因旧俗所传“丧事少礼”,故其礼节较红喜事简单,只是在岀殡前的酒宴安席仪式才与红喜事略同。但菜肴没有红喜事那样丰盛,肉块较大且按人份上桌,每人4块,称为“大块肉”。食肉时,由族中长者带领孝长子跪于门前叩谢来宾,首席客人起身还木遊答。“舅氐“席后返家时,孝子须跪在门前相送。
  客家待客与本地居民基本相同。唯不同处是不论平时还是红白喜事,凡客人进门,首先端上一盆热水供其“洗脸净手”,再敬茶递烟。饭前、饭后在膳厅门口置放热水、毛巾供客人使用。如有宿客,晚饭后必备热水、毛巾、衣着鞋袜等供客人洗澡更衣;不洗澡者则安排洗脸、洗脚。睡前还要喝一碗鸡或肉汤“宵夜”,早饭前先吃早点、鸡蛋“过早” 。迎来送往,热心周到。
  客籍红白喜事迎客、安席礼节与县城本地相近,只是不设“中桌”而改吃米棵、茶点、肉(鸡)汤等。左安、高坪等乡镇,还有用尾椎敬客的习俗,即将家禽的尾椎部位切成较大肉块,煮熟后专门供奉首席客人,以示尊敬。食了尾椎还需食用家禽头颈,意为“有前有后”,表示 “全有” 。
  讳忌口语
  县内人氏碰到什么晦气、倒霉或不吉利的事情,都喜欢顺口说一句“呸啾!”,意为驱邪辟秽。大人绊了一下或小孩摔了一跤,被绊者或看管小孩的大人,马上会“呸啾!”一声,意为“不怕”,认为这样才不会被惊吓;人与人对谈中,不吉利的话一旦说漏了嘴,对方随即会“呸啾”一声,一方面否认对方说法以图吉利,另一方面提醒对方不能再说不吉利的话。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红喜事
相关专题
白喜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