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8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6
页码: 591-596
摘要: 遂川民风淳朴,习俗繁多,除前志记述外,本章只作补遗,并增记部分新兴习俗。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遂川县

内容

遂川民风淳朴,习俗繁多,除前志记述外,本章只作补遗,并增记部分新兴习俗。
  第一节生活习俗
  待客
  县内有本地、客家两大民系,其待客方式各有异同。
   红喜事
  嫁娶、生育、生日、退休、升学、乔迁、开张等喜庆事统称为红喜事。
  喜事前几天,主办者邀请族亲商议筹办事宜,明确执事分工。专司待客者称为“做东道”,除接待一般亲友来客外,重点是接待主办者的妻族、母族(俗称为新、老舅氏)宾客。喜庆之日,组织者安排乐手、“东道”迎接新老“舅氏”和其他宾客。“舅氏”临门时鸣爆奏乐恭迎,主办者亲属趋前接镜迎匾,“东道”排列门前打躬作揖;客人进屋后,“东道”送茶递烟,并招呼围桌食用茶点;嗣后,散坐片刻,即安排新、老舅氏吃“中桌”。“中桌”又称“打点心”,备4菜肴2干盘,不劝酒,随意食用。吃完“中桌”,休息片刻后接着“安席”。此前,东道早已议定席位座次排序,席位排列不可逾规。待客人均入席后,再次燃放鞭炮以示开席0席上,菜肴一般都是9个大盘,有的另备小碟若干和点心、水果等类食品。每桌设一提壶斟酒的“东道”,斟完第一杯酒后,坐于厅堂前席正中位置的“前席大东”起身致词,多是“欢迎光临”与“请恕招待不周”等语,坐上席者当起身回礼,回答些“感谢盛情招待”和祝贺之类的话,仪式庄重热闹。
  席上,每吃一样菜由“东道”斟一盅酒,也有的简化为“一碗酒到肉,二碗酒到笃(底),敬酒随意,圆盅另酌”。轮到食肉时,“前席大东”再次起身致劝酒辞,首席客人起身回礼致谢。吃肉后,喜事主办者全家开始按辈次年龄依序向全体来客敬酒,气氛热闹祥和。斟2次酒称“好事逢双”,斟4次酒,称“四季发财”,客人中不善饮酒者此时可以吃饭。吃鱼时斟酒谓之“圆盅”,依各人酒量而定,有兴致者此时可行令猜拳,增添热闹。食毕,在征求首席客人意见后,“前席大东”宣布散席,鸣炮奏乐,客人离席道谢,“东道”挽留用茶和憩宿。不留宿者,再次鸣炮奏乐送行。
   白喜事
  为丧事之雅称。家人身故后,其亲属子女(一般由长子)分赴各亲友处报知,称为“报丧”。接到报丧的亲友,在“入殓”、“出殡”时必去“吊丧”,其时,丧者子女跪接还礼。因旧俗所传“丧事少礼”,故其礼节较红喜事简单,只是在岀殡前的酒宴安席仪式才与红喜事略同。但菜肴没有红喜事那样丰盛,肉块较大且按人份上桌,每人4块,称为“大块肉”。食肉时,由族中长者带领孝长子跪于门前叩谢来宾,首席客人起身还木遊答。“舅氐” 席后返家时,孝子须跪在门前相送。
  客家待客与本地居民基本相同。唯不同处是不论平时还是红白喜事,凡客人进门,首先端上一盆热水供其“洗脸净手”,再敬茶递烟。饭前、饭后在膳厅门口置放热水、毛巾供客人使用。如有宿客,晚饭后必备热水、毛巾、衣着鞋袜等供客人洗澡更衣;不洗澡者则安排洗脸、洗脚。睡前还要喝一碗鸡或肉汤“宵夜”,早饭前先吃早点、鸡蛋“过早” 。迎来送往,热心周到。
  客籍红白喜事迎客、安席礼节与县城本地相近,只是不设“中桌”而改吃米棵、茶点、肉(鸡)汤等。左安、高坪等乡镇,还有用尾椎敬客的习俗,即将家禽的尾椎部位切成较大肉块,煮熟后专门供奉首席客人,以示尊敬。食了尾椎还需食用家禽头颈,意为“有前有后”,表示 “全有”。 讳忌口语
  县内人氏碰到什么晦气、倒霉或不吉利的事情,都喜欢顺口说一句“呸啾!”,意为驱邪辟秽。大人绊了一下或小孩摔了一跤,被绊者或看管小孩的大人,马上会“呸啾!”一声,意为“不怕”,认为这样才不会被惊吓;人与人对谈中,不吉利的话一旦说漏了嘴,对方随即会“呸啾”一声,一方面否认对方说法以图吉利,另一方面提醒对方不能再说不吉利的话。
   第二节客家风情
  衣着穿戴
  客家人穿衣最明显的特点是男女上装均为右衽偏襟形式,儿童也穿大襟衫,女孩上衣稍长过膝,男孩上衣则要短些。成年妇女的大襟衫做工精细,领口、开襟、襟边以丝线刺成花饰,十分美丽;为便于劳作,在上衣外加系“围身裙”,裙上绣以花鸟吉祥图案,两侧下摆贴上花边,系上银制项链与腰链,束出胸挺腰细的效果,既干练利索,又富有美感。客家男人喜围“搪裙”,即用白布或青布围在腰间,热天便于揩手擦汗,冬天便于避风烤火笼。为适应山区耕作,客家人的裤子一般为大裆裤,裤脚宽大,便于耕作时挽卷。衣裤多用土布,冬装染成藏青色,夏装用土法漂白制作。
  客家人大都习惯赤足,出门远行或上山多穿草鞋,早晚休息或走亲戚时才穿布鞋。布鞋都是自制,鞋面用料不同,但鞋底都是手工扎成的白布千层百纳底,经久耐穿。客家妇女还以自制布鞋作为表达情爱的一种方式,客家姑娘出嫁前制作大量男女式布鞋随嫁赠与丈夫家皿其亲友。
  客家妇女结婚后梳髻。髻上插各式银饰,配上手镯、耳环、颇显尊贵大方。客家中、老年妇女冬天在额边系一块宽约两寸的夹层青纱条御寒,称“贴耳帽”(本地人称“汗巾”),正中缀以玉器或银器饰物,年纪稍大的妇女寒冷时还会裹上一条头帕。老年男性和小孩戴双层夹布铺上棉花、遮住后颈及肩部的风帽,小孩风帽都做成兽头状,既像虎又像狗,缀以各种饰物,帽后系飘带铃铛。母亲背幼儿外出时,身上披一块用芒麻线编织的“网裙”,网裙周边系吊数十枚古铜钱,稍一摆动,叮当有声,传说可以辟邪驱兽。改革开放以后,多数客家人尤其是青年男女的衣着穿戴逐渐与时尚同步,只在偏远山区部分老年人依然保留传统的穿戴装饰习俗。
   民居与卫生习惯
  客家民居建筑古来讲究较多。营造前,必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格局,踏勘选址;根据“聚水藏风”的要求“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由大的四境到具体界址扮步确定居住的方位朝向,最后选好吉日良辰,开工动土。房屋结构分前后栋,中间设天井,中轴设正厅,其余的叫偏厅或横厅,房屋均为两层,楼上供储藏之用,楼下为卧室或书房。门前一般有一块大的场地,称为“禾坪”,供晒物之用。牛棚猪栏厕所与住房相距较远。房前屋后,栽树种果以美化绿化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旧俗多已简化,前后栋天井房结构建筑极少,多为土坯房。20世纪90年代后期始,少数较富裕的山区客家居民建房改用砖混结构,屋面少有碇平顶多见盖瓦,保持客家民居部分特色,也有少数砖混结构2至3层平顶房,建筑风格与城镇居民相像。偏僻山区,仍以砖木结构瓦房为主。
  客家人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常年坚持洗热水澡,自出生至去世从不间断,即使寒冷天气也不隔3天;饭前饭后洗手,也是客家人常习。此外,客家人喝茶也有讲究,每家都有专用茶壶,家家都备有茶叶。泡茶须用沸水,且不喝隔夜残茶;喝酒则要将酒温至烫手烫口,称喝“闭酒”(谐音,意为烫开了的热酒),一般不喝冷酒或生水酿造的米酒。
   风味食品
  客家久居山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创制出不少风味食品。
  酿豆腐
  客家人擅制豆腐。因山区多清溪流泉,酿制出来的豆腐特别嫩滑,制作的酿豆腐更是香气四溢,味道鲜美。酿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豆腐切成三角形,将半肥瘦猪肉剁碎,加上葱、韭菜等,拌以冬酒、胡椒末、盐、味精等佐料做成馅子,在豆腐的斜面剖切一小口,塞入馅子,抹上荧粉或鸡蛋清,人油锅中文火煎成金黄色,或蒸或煮后打薄荧上盘即成。酿豆腐的来历传说是客家人祖居北方,南迁后仍有年、节包饺子习俗。但南方少面粉,只好用豆腐取代,便有了现在的酿豆腐。
   黑薯干
  客籍地域盛产番薯,既可充作主粮,又可制成副食。除刨制成薯片薯丝作粗粮外,还制成风味独特的黑薯干。其制作方法为:先将生番薯洗净去皮,切成四方条状,在锅里氽至半熟,捞起晒至半干,上甑蒸熟,稍晒阴干,再入锅沾上番薯糖水,再蒸再阴干,如此数次蒸晒,薯干晶莹黑亮,软硬适中,贮罐封存。待来年春,外出耕田、插秧或上山劳作时带在身边以作充饥之食。此物甜味醇厚,柔韧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干菜
  客家的干菜品种很多,几乎所有荤、素菜都可制成干菜。荤干菜称“腊味”,每年冬至之后,即将禽畜鲜肉或整体或条块拌加佐料腌上两三天后晒干,有的还浸入茶油中保存,供日常食用。素干菜有笋干、香菇干、茄子干、苦瓜干、冬瓜干、南瓜干等品种,其中“米粉辣椒干”、“米粉南瓜花干”、“米粉薄荷花干”、“米粉丝瓜干”、“米粉木槿花干”等最具特色,油煎后松脆可口,佐茶下酒均为上品,城镇宾馆饭店将其列为特产名菜,颇受欢迎。
   浸坛
  客家的浸坛别有风味,几乎家家都有。制作“浸坛”极有讲究,除精选原料外,特别要求用冬至日的山泉水酿成的水酒娘作浸液,食盐要炒熟,入浸食品要晾成半干,取用时必须用干净的竹筷入坛以免污染变质。浸坛食品有蒜头、苴头、辣椒、刀豆、萝卜、大头菜、子姜、青菜杆等。其味甜咸适中,入口醇香,非一般醋浸坛可比。
   粉皮
  又称烫皮。一般在农历8月份后烫制。方法为:把大米磨成浆,放少许食盐,每次一至两勺舀入圆形锌铁或铝盒,摇匀入笼蒸熟,米浆须臾变成一张体薄色亮的粉皮。粉皮出锅时点上红、黄颜色(分别为两种植物果实浸制的颜料),晾至半干,切片晒干封存。水煮、油煎或砂炒均可。
   第三节传统节气习俗
  春节
  点年灯与守岁大年三十除夕晚,山区农户家中大小厅堂、阁楼、房间等处,都要点灯照明。原来点的是油灯或长蜡烛,有了电灯以后,每间屋里都是灯火通明,以示辉煌灿烂,财神满屋。
  县城居民,有“守岁”惯例,每年除夕夜里,合家围坐火炉旁,品茶叙话,直至午夜,意为“守财神”;睡前,在大门前燃放一挂鞭炮,随手关门,称”封财门”,意为财富不会流失。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电视台播出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城乡居民多数观看实况转播,当子夜12点时钟敲响,节目主持人宣布新年到来时,城镇不少居民燃放鞭炮以庆祝新年来临。
   留火种
  除夕吃完团圆饭,城乡家庭都要在灶膛里埋入木炭、茶枯饼等燃料留下火种,锅里放足水,次日清晨捅开火种点燃柴薪并利用锅中热水煮饭,以示火种延续不断家庭吉祥红火。此俗在大部分农村沿袭至今,县城及部分坏镇居民因使用液化气灶,此俗渐废。
   惊蛰四俗
  插果树
  山区农民在惊蛰日早晨,将蒸笼米棵切成小颗粒串上竹枝,将竹枝插入田间地头敬土地神,祈祷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烧蛇
  头山区农户将米棵做成蛇头状,放入火中烧烤,熟后,切成小块分食,以示烧死了毒蛇,可防蛇咬和毒蛇入宅。
   煎黄蜂
  山区农户将米棵切成花生米粒大小颗粒状,油煎熟后分食,俗意为上山砍柴可免被黄蜂堇伤。县城附近家庭,早年也有此种习俗,即在农历正月二十日晚间,用米粉调成糊,在锅中煎成饼状食之,称“煎螫蜂窝”,其用意类同。
   炒虫杀
  虫惊蛰日上午,山区农民将谷种、豆种、南瓜籽、向日葵籽及各种蔬菜种子各取一小撮放入锅中干炒,谓之“炒虫”。炒熟后分给小孩食之,据说可保五谷丰收,不受虫害。县城居民,早年也有惊蛰日杀虫习惯,在房前屋后的墙基、畜栏、厕所以及菜园等处撒上生石灰,在桃李等果树下喷、涂石灰水,以杀虫防虫。
   冬至
  扫坟祭祖
  每年冬至,县城附近及部分乡镇居民备好香烛纸钱供品,由家长率子女到亲人坟前,在坟头上压挂纸钱若干张,并焚烧纸钱敬奉供品,鸣鞭爆跪拜,以示悼念;山区客家则保留清明扫墓冬至祭祖风俗。族人在冬至日齐聚本姓宗祠神龛前,焚香祭祀,并由各家出资,推选若干人操办伙食,集中用餐。
   修灶筑灶
  旧时修灶筑灶必择吉日良辰,尤忌日干逢丙,因迷信所传丙日属火,易遭火殃。不懂择日者一般沿用“冬至”修筑厨灶习俗。据传冬至节不犯“火神”,最宜修灶筑灶。
   杀牲腌肉
  城乡居民喜在冬至节宰杀禽畜腌制腊肉,因冬至节后气温转低,空气中湿度小,腌制的家禽畜肉不会腐败变质且气味香浓、味道醇美。
   浸酒
  每年农历十月,城乡各地民众大多有酿酒习俗。因十月“小阳春”,气温回升,最宜酒麴发酵。酒酿成后,置缸中存贮(称为“坐缸”)至十一月下旬冬至节加水浸制。县城附近一般直接用河水、井水、自来水,山区居民多用凉开水浸泡,数天后榨取汁液,是为“水酒”又称“冬酒” 冬至浸酒确可使酒耐贮不酸且酒味浓郁。
   做霉豆腐
  霉豆腐多选在冬至日制作。冬至的水质清纯,气温稳定,磨岀的豆腐细嫩清香,制作的霉豆腐配以五香、八角、甘草、辣椒等调料,浸渍茶油,色香味美,绵软爽口,久藏不坏。
   “吃新”与“尝鲜” ”吃新”又称“吃新米”。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日,第一批早稻收割后,本地农民将新谷碾米做饭或煮粥,同时斫肉宰鸭,用新米饭敬过神后,全家人喜聚一堂,共享新收之粟。
  山区农村,每年秋季庄稼收获之后,将新糯米酿成新酒,置备鱼肉鸭子,在庭院中敬神,然后全家人聚席同餐,谓之“尝鲜”。传说是为纪念一位名叫茹灵的仙人,是他指引山区农民在高山上栽菜种禾并解决了水源问题。
   做“下山” 县内采摘油茶(木梓)的时间,因品种不同和气候影响而前后有异。巾石、禾源等地多在寒露时采摘,其他地方均在霜降后采摘。20世纪70年代以前,每逢油茶收获后,农民用新榨出的茶油煎米棵,以生产队为单位,不分长幼集中聚餐,谓之“做下山”。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因山场承包给农户个体经营,集体做“下山”习俗大都废止。少数地方还会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由各户自助油米做“下山”。
  第四节喜庆习俗
  乔迁
  新居竣工时称为“圆工”由旧居搬入新屋谓之“过火”、“乔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旧俗多有改革,多数人家将“圆工”与“乔迁”同时操办,庆贺酒宴有的设在新居,有的在宾馆、酒楼包席宴请亲朋好友。 为图吉利,不少人乔迁新居选择吉日良时。乔迁之前,所有大中型家具用物、生活起居用品在新屋放置妥当。乔迁时由家中一人手举火把在前开路,家长担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食品、锅碗瓢盆壶等用具以及炭柴火种的算担,全家男女老少紧随其后,家庭主妇手持从旧居清扫时装有垃圾的灰箕和扫帚殿后,全家人进入新屋。用火把点燃灶膛中柴薪,生火做饭,全家人共聚乔迁第一餐o随后,准备午间酒宴,在新居或在宾馆、酒楼、饭店酬谢贺喜宾客。
   开张
  往昔县人店铺开张,必择吉日良辰,鸣炮披红,悬挂招牌,张贴对联,横批为“开张大吉”或“开张鸿发”,对联多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内容。同时设宴款待宾朋。来贺者必备红包,有的至亲好友送镜匾庆贺,场面热闹。
  改革开放以后,开张之日仪式多选六、八、九为吉日,取“六六顺”、“八八发”、“九九长”之意。鸣爆挂牌时间,选在上午8点18分或9点18分。事前邀请生意同行与亲友捧场,中午多在宾馆或饭店设宴酬宾。企业、工厂或大型商场开张之时,一般都会举行开张仪式,雇请乐队,播放音乐,升放气球,扎置彩门,发送广告传单,有的还邀请当地领导剪彩讲话。有些商场开张后,举办商品促销活动,优惠打折,以招探顾客。
   第五节丧葬习俗
  2002年以前,县内丧葬仍沿用旧俗,死者遗体均实行土葬,礼节繁琐,耗财费力且浪费资源。有关丧葬旧俗前志已详述。
  2002年起,县内实行殡葬改革,取缔棺木生产与销售,禁止在县城抬棺游丧,但捧骨灰盒出殡游丧的现象依然存在。送殡队伍多达百余人,少则几十人,前有花篮、花圈、挽联,中间是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和送葬亲友,后有鼓乐队,吹吹打打,连绵百米,虽禁止鸣放鞭炮,仍有碍市容,甚至堵塞交通。
  2003年1月份起,要求全县死者的遗体必须火化。遗体经亲属整容着装后,由殡仪馆运尸车上门运走。尸体火化前有的在殡仪馆内召开追悼会,在规定地点燃放鞭炮,焚烧纸钱。遗体火化后,有的购买公墓就地安葬,对已在殡葬改革前建有坟墓者,由死者亲属捧回骨灰盒,在家袭行“绕棺”、“出殡”、“还山”旧俗,葬入坟墓。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