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8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管理
分类号: G46
页数: 3
页码: 501-503
摘要: 遂川是县政府主管全县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1991年,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教育股、监察股、财务股、审计股、校建办、教学研究室、招生考试办公室、电教仪器站、教育电视台,有工作人员50人。1997年6月,教育局更名为教育委员会,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管理

内容

管理机构
  县教育局
  是县政府主管全县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1991年,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教育股、监察股、财务股、审计股、校建办、教学研究室、招生考试办公室、电教仪器站、教育电视台,有工作人员50人。1997年6月,教育局更名为教育委员会,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2年9月,县教育委员会复名教育局,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称体育局,两局仍合署办公,内设办公室、人事股、教育股、体育股、财审股、监察室、两基办、招生办、教研室、校建办、电教仪器站。是年12月教育电视台停办,机构撤销。2003年,全局有工作人员63人(含督导室人员)。
   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简称县督导室)
  1991年9月成立,属县政府派出机构,副科级事业单位,有工作人员6人。1998年9月,更名为教育局督导室。2000年10月,复名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导室负责人称主任督学,其他成员称督学。主任督学由县人民政府任命,其他成员由县人民政府聘任。2003年,有工作人员6人。
   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
  1991年10月,全县各乡镇相继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简称乡镇教委),乡镇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任主任,中学校长、中心小学校长、乡镇文教干事等为成员。下设教育办公室(简称乡镇教办),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教办主任。教办配备专兼职干事3~5人。2002年8月,乡镇教办撤销,日常工作由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负责。
   人事管理
  全县各级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遂川中学、遂川职业中学、遂川第二中学正副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由县政府任免,遂川中学、遂川职中(含遂川二中)各处室主任、雩田中学、瑶厦中学校长由县委宣传部任免。其余中学校长、中心完小校长、(处室)主任由县委宣传部备案,教育局任免。村小校长、教导主任由中心小学校长提名,乡镇教委任命。教职工在系统内调动,由教育局决定。跨系统调动,须经教育局和宣传部同意,由县委组织部或人事局下达调令后,再办理有关手续。
  1992年8月起,在部分乡镇实行教职工分层聘任试点工作。经过几年试点,教职工聘任工作在全县普遍推行。2003年6月县政府印发《关于批转县教育局遂川县中小学“教职工聘任方案”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聘任程序,完善聘任方式。
  2002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停止。为解决中学教师缺编问题,教育局向县政府申请招聘教师指标,经县政府同意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取。2002年,招聘本科学历高中教师13人,专科学历高中教师10人;2003年招聘本科学历高中教师13人。
  为解决县城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增强中小学教师工作调动的透明度,2003年起全县在编在岗教师采取个人申请、文化考试、上课以及考核近4个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等方式,择优选调教师进县城中小学任教。2003年,通过选调招聘教师的学校扩展到雩田镇和珠田乡中、小学。
  2002年8月,教育局面向全县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含学校行政人员)首次公开竞聘泉江小学校长1名,副校长2名;巾石中学校长1名,大汾中学校长1名。次年又竞聘碧洲、西溪中学校长各1名,珠田、南江、衙前中心小学校长各1名。
   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1991年以来,教育局先后制定《全县教职工奖惩方案》,对教职工实行定岗、定责,年终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情况,奖优罚劣。同时制定《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常规检查各项内容,量化细化各项评分标准,严格规定工作时间和请假制度。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5个环节。教师开学初有教学计划,期末有教学总结。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好]门主教学科的详细教案,备课适度超前,作业布置量适中,形式灵活多样,设计精心;书面作业一般当天批改,作文一周内批改完;认真阅改、讲评单元测试卷。考试内容以大纲、课标和教材为依据,合理命题,不出偏题、怪题。
  学校教导处、教务处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职能处室,校长、主任负有督查职责。督查的范围是:教师是否按课表上课,是否有教学计划,是否执行教学常规。学校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上报检查结果。2000年后,全县实行教学常规检查月报制度,县教研室和中心完小适时进行抽检或听课,对教学常规执行好的学校和教师予以通报表扬,对违反教学常规的学校、教师进行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处罚情况记录在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教育评估
  1991一1999年,评估工作由县教育局教育股牵头组织。2000年后,由县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实施。抽调中小学部分行政人员参与,组成若干个评估组,在规定时间内,深入各乡(镇)中小学进行实地量化评分。
  各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学校)、局属学校为教育局年度综合评估必评学校,同时抽评各乡镇1~2所村小。未抽评的村小由乡镇教办(中心完小)组织评估。
  评估方案依据教育局年初下达的工作要点和评估内容制定,以学校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安全工作、“两基”工作、教学质量为重点内容,按一、二级指标,确定评估要素、分值、评估标准、资料收集方法。评估方案既有年度重点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又根据不同学校类别下达年度重点工作目标。 年度综合评估结束后,将结果通报全县各中小学,同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估总分中学前6名,小学前7名的学校,授予年度教育重点评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颁发奖牌和奖金。对排名较后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评估排名在后的学校领导予以免职或调离。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县教育局制定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试行办法,加强中小学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教师业务档案存放学校教导(教务)处。各校对每位教师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公开、公平、公正考评,如实填入《教师业务档案》。教师工作调动,业务档案由调出学校封签后转入新的工作单位。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学生学籍档案由各学校自主管理,县教育局注册备案。学生在本乡镇内跨校就读,由原就读学校开出转学证明并提供学生档案,乡镇教办办理有关转学手续。学生跨乡镇、县、市转学就读,由县教育局教育股办理转学手续。学生因病等特殊原因休学,教育股按有关规定办理休学手续。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由原毕业学校提供学生学籍档案,县招考办办理后提供给招生学校。毕业后未升学的学生档案,由原校保存。
   经费管理
  1991一2002年,学校办学经费实行“两级办学、三级管理”体制。村完小、初小由乡村管理;农村完中、初中和中心小学由乡镇管理;遂川中学、遂川职业中学、遂川第二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泉江小学、荧屏小学、县机关保育院归县教育局管理。教育经费实行预算单列和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用制度。2002年11月前,县直属学校包干到校,乡镇、村学校包干到乡镇,不足经费由乡镇财政解决。校舍修建经费实行分级自筹,危房改造经费由县教育经费或上级专项经费、世行贷款和社会捐助、学校自筹等渠道解决。2002年11月起,县财政对教育投入由以乡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改为以县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县统一核算、统一划拨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初中、小学公用经费,县财政按省规定标准,年初列入预算,按学期下拨各校。校建经费,县财政建立危房改造资金专户,实行封闭管理。
  1991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258.57万元,2003年为7929万元,是1991年的6.3倍。2003年财政拨款5987万元,占县财政总支出的29%,占教育总支出的75.5%。是年,县财政下拨中小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618.3元,是1991年的82倍;中学生人均1010.3元,是1991年的6.2倍;1991年,县财政拨给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2.1元,2003年30.1元,是1991年的14.3倍;1991年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8.6元,2003年40.5元,是1991年的3.7倍。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