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78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事
分类号: D035.2
页数: 5
页码: 479-483
摘要: 1993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7年6月,县委、县政府印发《遂川县国家公务员实施方案》。同年7月,成立县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于县人事劳动局。为做好国家公务员过渡的准备,1995年11月,在县委党校举办全县公务员师资培训班,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共82人参加。1996年,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分别举办公务员过渡培训班,1619人参加培训。同年,开展过渡考核工作,考核对象为过渡培训合格人员。过渡考核主要依据1995、1996年年度工作考核结果。
关键词: 人事管理 人事工作

内容

第一节管理
  管理机构
  1991一1997年5月,称县劳动人事局。为县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事、劳动工作。内设秘书股、干部计划调配股、科技干部股、计划劳力就业股、工资福利股、劳动保护安全监察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1997年6月机构改革,更名为县人事劳动局。内设秘书股、公务员管理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劳动关系与监察股、工资福利股、安全监察股、职业培训股、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4月增设人才市场。2002年9月机构改革,在县人事劳动局的基础上,组建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内设秘书股、人事人才股、劳动和社会保障股、工资福利股、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下辖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医疗保险局、人才交流中心等4个副科级事业单位。2003年12月,局机关有工作人员18人。
   公务员过渡
  1993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7年6月,县委、县政府印发《遂川县国家公务员实施方案》。同年7月,成立县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于县人事劳动局。为做好国家公务员过渡的准备,1995年11月,在县委党校举办全县公务员师资培训班,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共82人参加。1996年,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分别举办公务员过渡培训班,1619人参加培训。同年,开展过渡考核工作,考核对象为过渡培训合格人员。过渡考核主要依据1995、1996年年度工作考核结果。两年考核定为称职或优秀档次且符合国家公务员或党的机关工作者基本条件者,经单位申报,过渡为国家公务员的由县人事部门审批,发给《国家公务员证》;过渡为党的机关工作者的由县委组织部审批。至1997年12月,共有1300人办理过渡手续,其中876人过渡为国家公务员,179人过渡为党的机关工作者,245人过渡为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人事任免
  科级职务
  科级职务的任免,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按规定程序任免干部。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的正职报地(市)委组织部审批或备案;各乡镇、各单位党内正副科级职务和县委机关、群团机关的正副科级干部由县委任免;县政府工作部门正职,法院、检察院正、副职由县委、县政府提名,县人大常委会任免;县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及下属副科级单位的正职和正科级事业单位的正副职由县委提名,县政府任免;乡镇政府的正、副职由县委提名候选人或乡镇人大代表联名推荐候选人,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或罢免。1999年4月起,加快人事体制改革步伐,先后实行任前公示、任职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
   股级职务
  1991一1996年,全县股级干部除宣传口归县委宣传部任免管理外,其他由县委组织部任免管理。1997年10月,县政府下发《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管理工作意见》,规定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单位的股级干部,实行公平竞争和公开选调。通过公开报名,集中考试,演讲答辩和组织考察后,由县人事部门任免管理。县委、人大、政协、政法、群团机关和乡镇的股级干部继续由县委组织部任免管理。宣传口的股级干部继续由县委宣传部任免管理。
   非领导职务
  1991年6月J993年7月,县委组织部、县劳动人事局先后两次联合下发《党政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实行行政职务的实施意见》。规定县、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科级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非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政治、业务、学历和入伍时间等条件,可评定为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1991一1994年,经乡镇和县直单位申报,县组织、人事部门联合审批,任副主任科员348名,主任科员470名。1997年6月,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县委、县政府下发《遂川县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规定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是实职,在县直行政机关设置,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不得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科员、办事员按政治、业务、学历和任职年限等条件确定,不受职数限制。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由县委、县政府任命;科员、办事员按人事管理权限,分别由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批。1997一2003年,全县任命主任科员80人,副主任科员110人。
   录用与聘用
  录用
  1991一1996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主要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简称民师转编)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来补充干部。1997一2003年,除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军转安置和民师转编外,实行“凡进必考”制度。由用人单位向县组织、人事部门申报录用计划。县委、县政府同意后,采取公开报名,集中考试,组织考察,择优录用的方式补充公务员和管理人员。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一年,考核合格后正式录用。1991一2003年,累计录用4674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含定向、委培)分配4065人,职工转干136人,军队转业34人,录用干部124人,民师转编315人。
   聘用
  为解决干部缺员问题,1991年起,在乡镇和企事业单位选聘干部。聘用期间享受国家干部待遇,解聘后仍按原身份管理。乡镇聘用干部由上级下达聘用计划,在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或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夜大学(简称五大)毕业生中选聘。经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地(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县直企事业单位在优秀工人或“五大”毕业生工人中聘用。由单位填报《聘用干部审批表》,县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地 (市)人事部门审批,发给《聘用干部证书》。聘期一般为2一3年,根据工作需要、本人政治表现及工作能力予以续聘或解聘。1992一2003年,累计聘用干部806名。
   年度工作考核
  1994年起,全县开展干部年度工作考核。每年由所在单位对干部分别评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由乡镇或主管部门将评出的等次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局审批。2001年起,称职等次改由主管部门确定,报县组织、人事部门备案;优秀和不称职等次,仍由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批。优秀等次控制在单位总人数的10%~15%。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当年不能增加工资,并视情况调出行政机关或调离公务员队伍。根据考核结果和工作需要,办理专业技术人员和聘干的续聘或解聘手续。
  在做好年度工作考核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单位做好日常考核工作。1994年起,在职干部每人每年一本《考核手册》,由干部本人逐日登记日常工作情况。每季度由科、室、股负责人检查考核,签署意见,年终时交单位领导审核,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人才交流
  人才交流工作由县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县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具体业务。2003年12月,县人才交流中心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
  人才政策
  1995年以前,遂川的人才多为回县分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县外引进的人才较少。1995年12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地委、行署《关于鼓励和吸引科技人才为振兴吉安经济服务的暂行规定》。2000年9月,县委、县政府印发《遂川县引进县外人才和用好用活县内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一系列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优惠政策。确定重点引进有突岀贡献、真才实学、高新技术、重大科研成果和有特殊专长的人才。实行动编与不动编引进相结合。对动编引进的人才给予0.3万一1万元安家费,70一90平方米住房,1万一2万元津贴,不受岗位限制,配偶随调随迁等优惠待遇。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本科毕业生回县工作,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安排工作。2000一2003年,不动编引进硕士1人、博士3人,由县政府颁发科技顾问“聘用书”;动编引进本科毕业生78人。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各单位、各企业都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既留人也留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管理措施
  1991一1999年,采取县人才交流中心登记交流和通过县组织、人事部门调动交流的方法进行。2000年起,县人才交流中心制定人才登记、人才服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管理工作更加规范。2002年起,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由原来到县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教育局)报到,改为到县人才交流中心报到登记,并将学生档案交人才中心代管。机关干部进入企业、农村人才进入城镇、县外人才落户遂川者逐年增多。
   职称评聘
  1991一2003年,县人事部门依据省、地(市)人事部门的文件精神,每年制定相应的职称考评条件,确定相应的评审程序。1993年起,深化职称评聘工作改革,推行“以考代评”制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经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初级技术职称,由县人事部门审批冲、高级技术职称分别由地(市)、省人事部门审批。会计、统计、审计、经济类职称实行以考代评;教育、卫生、工程系列等职称以评为主,考试和考评结合,在核定的岗位职数内聘任。1995年起,评审范围扩大到民办教师和个体医生。1997年起,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政策、职数、条件、程序、聘任结果五个公开,把上级下达的岗位职数一次性下达到各单位。2000年起,将过去层层下达评聘指标,改为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高、中、初级岗位职数,一定三年。2002年起,全面推行“评聘分开”管理制度,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模式,淡化评审,强化聘任管理,并在非国有企业中开展评定专业技术职务。
  1991一2003年全县专业技术职称评、考情况一览
  第二节安置就业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统招毕业生
  1991一1999年,国家统一招生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凭《毕业生报到(派遣)证》到县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到,由县统一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其身份为干部。师范类毕业生一般分配在中小学任教,医学类毕业生一般分配在医药卫生单位就业。优秀毕业生和中共党员毕业生多数安排在党政机关就业。2000年起,师范类毕业生继续安排到中小学任教;品学兼优的各类本科毕业生安排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其他大专、中专毕业生安排到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企业就业。对一次性派遣到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五年内不得改变其工作单位。2002年起,本科毕业生继续由县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大专、中专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单位,单位选用学生)就业,其人事档案交县人才交流中心管理。2003年起,本科毕业生停止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1991一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累计分配3331人,其中分配到县直单位1407人,乡镇机关167人,中小学1757人。2002—2003年,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410人。
   定向、委托培养毕业生1993年起,大中专院校开始招收定向生和委托培养生 (简称委培生)。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定向生或委培生,按定向合同或委培协议安排到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企业就业。1996一2001年,委培生累计分配533人,定向生累计分配201人。
  1999年起,县政府鼓励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挂编县人才交流中心,到外地工作或在县内“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自办企业就业。挂编期间,可连续计算工龄,工资进入档案,符合评定技术职称的照常评定职称。至2003年12月,挂编毕业生计168人。
   技校毕业生
  1991一1995年,县劳动人事局采取自愿报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为技术学校输送新生。学生在技术学校毕业后,由县劳动人事局分配到国有或集体企业就业。1996年起,技校毕业生通过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1991一2003年,有610人实现就业,其中分配就业386人,自主择业224人。
   五大毕业生
  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同意备案的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夜大学毕业生,先由单位登记,报县人事部门备案。在职人员的学历档案按人事管理权限分别归入组织、人事、教育、卫生部门管理,享受干部职工同等学历待遇。非在职五大毕业生参加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录用聘用人员考试,按岗位条件择优安排就业。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军
  队转业干部安置的原则是“指令性计划和指令性派遣”。县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调整结构、保证重点、充实基层”的方针,按照省、地(市)委、政府的要求,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德才表现,参照其本人在部队的职务,提出初步分配意见。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报上级审批。专业技术干部尽量安排专业对口的单位,立功受奖和长期在艰苦地区服役的干部给予适当照顾。随军家属中的干部、职工同时安排适当工作。多数军转干部分配到党政机关或政法系统工作。1991—2003年,全县共接受安置军转干部34人。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