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党建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70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党建工作
分类号: D262.4
页数: 4
页码: 370-373
摘要: 长期以来,党员教育坚持经常性教育、集中培训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主要通过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为主阵地,每年对党员进行轮训或专题培训。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党员教育

内容

党员教育管理
  党员状况1991年,全县有党员11283人,其中女性1058人;35岁以下2083人,61岁以上2221人;大专文化以上448人,初中文化以下8879人;在职干部职工3313人,农民6833人,离退休人员722人。2003年,全县共有党员14567人,其中女性1568人;35岁以下2692人,61岁以上3791人;大专文化以上2221人,初中文化以下8744人;在职干部职工4387人,农民8511人,离退休人员1263人。
   党员教育
  长期以来,党员教育坚持经常性教育、集中培训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主要通过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为主阵地,每年对党员进行轮训或专题培训。1991年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实践活动。农村开展“双带”活动;企业开展“创一流业绩,树党员形象”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争做人民公仆”活动;窗口行业开展“党员挂牌上岗”活动。1997年,开展学习噺时代的好公仆吴成生”和“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活动。1998年,组织下岗职工党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发挥党员在再就业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1999年,针对“法轮功”问题,在全体党员中集中开展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2001一2002年,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村、站、所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对农村党员普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其参加农函大学习。县委党校每年举办1期以上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县委组织部重点加强农村党员电教网点建设,建立电化教育室.至2003年,全县有215个村配备电教设备,占全县308个村民委员会的70%。
   党员管理
  由党支部负责党员的日常管理,包括过组织生活、接转组织关系、收缴党费等。每年以支部为单位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评议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3个等次,对评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视情给予限期改正、劝退或除名处理。从2001年起,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由1年1次改为3年1次。2003年,县委组织部和各基层党委全部建立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库,党员信息实现微机管理。
  1995年开始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凡外出6个月或6个月以上地点不固定的党员,必须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2000年,在泉江工业区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随着外出务工党员的增多,2002年开始在外出务工党员较集中的深圳、东莞等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到2003年底,全县共建立外出务工临时党支部5个。
   党员发展
  坚持个人申请、团组织推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入党材料预审、入党前谈话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同时,逐步加大发展一线党员、年轻党员、妇女党员、高学历党员的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1991年,县委制发《关于加强在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意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1993年,发展党员重点放在多年未发展党员的村。1994年起,重点放在无党员的村民小组。1998年,开展“发展党员质量年”活动,在黄坑乡开展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试点,实施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责任制。1999年,全县组织实施“科学合理设置党员岗位,改进发展党员宏观指导”课题,根据设岗情况制定《2000一2004年发展党员五年规划》。2000年开始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2003年,在县直机关推行发展党员民主测评和票决制。1991一2003年全县共发展党员5282名,其中35岁以下3584名,占67.9%;高中文化以上3306名,占62.6%;女性816名,占15.4%。
   基层党建
  农村党建
  1992一1998年,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开展争创“等级队”活动。“等级队”村党支部以党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为评选条件。省、地、县级队的主要经济指标为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分别达30万、20万、1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分别达到1500元、1400元、1300元以上。到1998年底,全县共有16个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级队党支部,26个村党支部被评为地级队党支部,42个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队党支部。1995一2003年开展3轮县直部门单位包村工作,帮助整顿农村党支部,发展农村经济。2003年3月,开展“双学三培两带”(学理论、学技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以培养能人为重点,依托能人兴办基地,通过市场牵动、能人带动、组织推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并进。到2003年底,全县举办各类农民素质培训班300多期,培训3.4万余人次,劳务输出8000余人次;创办由能人领办的县乡村三级示范基地265个,其中年产值逾10万元、带动农户20户以上的基地86个;培育农村党员能人1983名,农村致富能人4360名,230名能人党员当选为村干部,700多人列为村级后备干部,70%以上的村组干部具备一定的致富和带富能力。
   企业党建
  组织部门每年召开1~2次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在企业先后开展“强堡垒、兴企业”、“规范化党支部”、“为党旗添光彩、为企业增效益”等活动。1993年,县下发《关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先进企业党支部标准》,开展企业党支部整顿,建立企业业余党校。1994年,拍摄反映县农机公司党支部先进事迹的电视专题片《崛起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1995年起,随着企业改制的实行,注重抓好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开展对企业下岗党员情况调查。1996年,开展“创四双好”(两位好主管、两套好班子、两支好队伍、两个好效益)评比活动,对县宜企业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察。1997年,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建立党员学习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泯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制度、党员向党组织汇报制度。此外,企业党组织每月还开展一次以上党建理论学习。2000年,召开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建立县领导挂点制度,下派党建工作联系员,在泉江工业区设立全县第一个个体私营企业党支部。此后,全县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先后成立党支部。2003年8月,县委批准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下设1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
   机关、学校党建
  20世纪90年代后,组织部门定期举办机关、学校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不定期培训党务工作者,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开展党建工作调查。1996年,各机关开展党员干部思想大整顿,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同年,学校党支部开展创“四好”(支部作用好、党员素质好、学校风气好、教学效果好)活动。1995一1997年,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活动。各机关、学校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播放电教片等形式开展“双学”活动,机关、学校党员参学率达100%。1998年3月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健全“三会一课”(党员大会、支部会、民主生活会和党课)制度,各单位进行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2003年,在县直机关中开展“创’四好’(班子作风好、队伍素质好、服务意识好、环境面貌好)机关,促经济发展”活动。机关、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
   社区党建
  2000年起,对城区居委会党建工作进行调查,召开城区党建工作联系会,选派4个县直单位到县城4个居委会挂点帮扶。2001年,全县10个居委会均成立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设书记1人,委员3~5人。支部委员会与居委会成员实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2002年,在商贸城小区和洲背小区开展社区党建试点工作,公开招聘4名社区工作人员,建立单位挂点帮扶和联系点制度。2003年,加大社区党建工作力度,县委选派11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到6个社区居委会,开展共驻共建工作,并筹资2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银云示范社区。
   重大党建活动
  整顿后进村党支部
  1991一2003年,共进行3次整顿后进村党支部活动。第一次整顿从1989年至1992年6月,整顿后进村党支部36个。县委成立村级组织建设领导小组,从县直机关抽调6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抓整顿,重点抓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和班子建设。通过整顿,36个三类支部,有18个上升为一类支部,18个上升为二类支部。第二次整顿从1994年10月至12月,分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整改、总结提高3个阶段,全县抽调402名县乡干部组成100个工作组赴100个后进村党支部开展整顿。通过整顿,全县一类支部上升14%,三类支部下降20%。第三次整顿从1995年至1997年,根据省、地委“四定包干创五好”(“四定”指定驻村包干对象淀人数、时间、工作任务和目标淀责任、检查验收和奖励办法,定工作组管理制度;“五好”指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党团员、干部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的要求,全县共安排58个县直单位工作组、17个乡镇工作组连同7个地直单位工作组共82个工作组进驻82个后进村开展整顿工作。此次整顿共调整支部班子56个、村委会班子73个,调整村党支部书记49名、村委会主任56名。1997年,全县82个后进村党支部全部转化升级,其中有57个后进村达到一类支部标准。
   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活动
  2000年6月25日至8月底,县四套班子成员和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县委制发《遂川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实施方案》,成立县委“三讲”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活动共分思想发动、学习提高,自我剖析、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开展批评,认真整改、巩固成果4个阶段。省地委派出”三讲”巡视组驻县指导。通过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找岀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进行了整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001年2月起,全县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县委成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活动分两个阶段:2001年2月至5月,在全县乡镇机关和县直部门开展,分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整改提高3个步骤,全县有214个学教单位、4136名学教对象参加学习教育活动;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全县村级和乡镇站所开展,各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及乡镇站所在职干部职工参加学习教育。
  “三项创建”活动
  2003年6月,在全县开展“三项创建”(创建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好干部;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活动。县委成立“三项创建”活动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在创建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活动中,构建“四强”(创新能力强、发展本领强、宗旨观念强、实干精神强)的县级领导班子。同时实施“三大工程”:一是“村干部星级管理工程”。县委印发《遂川县星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管理办法》,筹资300多万元建立“星级”基金,将村干部的经济报酬、政治待遇直接与工作业绩挂钩,从经济上激发村级干部工作干劲。二是“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即开展旨在培养1000名能人村干、1万名外出务工骨干和10万名新型农民活动。通过发挥组织作用,整合全县涉农部门资源,实施农民素质“大培训、大帮扶、大实践、大提高”战略,增添农村发展后劲。三是“农业产业协会富民工程”。组建全县经济能人协会和56个行业分会,以“协会+支部”的模式,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县委、县政府被省委表彰为“全省’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零田镇、黄坑乡被市委表彰为“全市二十强乡镇领导班子”,县人民医院党总支、遂川中学党总支等5个基层党组织被市委表彰为”全市基层党建红旗单位” 。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