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06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分类号: F123.3
页数: 4
页码: 325-328
摘要: 1991一2003年,编制计划仍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由基层报送建议计划,县计划部门根据上级的计划要求,结合县内实际,提出全县计划草案,经县政府、县委审核后,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正式下达。计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类,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工业、财贸、计划生育、教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指令性计划逐步改为指导性计划。1993年取消物资分配计划。20世纪90年代末,工农业生产等主要指标逐步取消指令性计划。
关键词: 计划编制 计划执行

内容

1991一2003年,编制计划仍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由基层报送建议计划,县计划部门根据上级的计划要求,结合县内实际,提出全县计划草案,经县政府、县委审核后,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正式下达。计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类,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工业、财贸、计划生育、教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指令性计划逐步改为指导性计划。1993年取消物资分配计划。20世纪90年代末,工农业生产等主要指标逐步取消指令性计划。
   年度计划
  工业计划包括工业总产值、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乡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率、主要产品产量等6项指标。其中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包括国有工业、非国有工业两项指标。2002年,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指标变更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2003年起,不再单列工业生产计划,只作为指导性计划指标,列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中。
   农业计划
  包括全县年度农村经济计划重要指标与全县年度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农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有农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和播种面积、种果和造林面积、乡镇企业总产值、农民人平纯收入等五大指标。2003年起,全县年度农村经济主要指标不再单列,并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中,农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分乡镇下达。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001年以前,计划部门没有制订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002年起,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中,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两项指标。县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投资方向多为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社会发展计划
  包括年末总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学入学率、普通初中招生人数、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职业高中招生人数等7项指标,作为指导性计划,统一列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中。
   物资分配计划
  1991年起,指令性计划范围缩小,国家计划管理的品种减少到17个,涉及县内按计划统配和调配的重要物资主要有木材、毛竹、钢材、化肥、成品油等。县计划部门根据生产和建设环节,及时调剂余缺品种和材种串换,解决计划执行中的实际问题。物资部门计划分配的规格品种不对路的原材料,经计划部门同意,可以进行市场调剂、串换和平价转议价销售。1993年,国家取消计划内物资分配指标,转由市场供销和调节。为保护森林资源,至2003年,遂川仍对木材、毛竹实行指导性计划限额采伐。
   中长期规划
  1991年编制下达《遂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6年编制下达《遂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年编制下达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八五”计划(1991一1995年)
  到1995年,力争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39亿元,年均递增6%ₒ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465亿元,年均递增5.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3.773亿元,年均递增4%;工业总产值达到1.692亿元,年均递增10.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74亿元,年均递增13%₀财政收入达到3127万元,年均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元,年均递增8.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
   发展重点
  农业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吨粮田、提高水稻单产和增加复种指数为主,加快农业工程建设,发展多种经营,抓好木竹、蚕桑、果茶、鹅鸭、油茶五大系列重点开发。工业以兴建三厂一矿(县缫丝厂、油脂化工厂、竹胶板厂、县金矿),完善八大加工业,扩建11个老企业为重点。基础产业以建设安村电站,完善县乡公路网络,建成遂川汽车站和龙泉大桥,改造市话通讯网等基础设施为重点。
   执行情况 “八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1~2年完成。199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农业总产值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512亿元,年均递增24.2%,占计划的146%;工农业总产值6.662亿元,年均递增20%,占计划的122%,其中工业产值3.648亿元,所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90年的37%上升到55%;财政总收入5119万元,年均递增20.8%,占计划的164%;粮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农民人平纯收入1351元,年均增加152.2元,占计划的193%。相继开工建设安村电站等水利水电项目,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918公里,实现村村通电目标;新建和改造公路208.1公里,有271个行政村已通公路;龙泉大桥竣工通车;市场建设面积4.34万平方米;有40多家企业落户泉江工业区;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舍13.83万平方米,为国家输送大中专学生2200余人;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项目11个,推广农村实用技术16项;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开播,鹅峰广播电视发射台建成投入使用;文化、卫生、体育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九五”计划(1996一2000年)
  到2000年,力争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3亿元,比1980年翻三番,年均递增13%。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1.2%,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工业总产值(含乡及乡以下)年均增长26%。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财政总收入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元,年均增长16.1%。农民人平纯收入(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达到1902元,年均增长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
   发展重点
  农业以发展金橘、狗牯脑茶为主的果茶业,以毛竹为主的木竹业,以猪鹅鸭为主的畜禽业,以高山、反季蔬菜为主的蔬菜业和蚕桑业等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工业以发展人造板、花岗岩板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板鸭、螺旋藻、罐头、饮料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茧丝、服装、机制纸为主的轻纺工业,以树脂、塑料、香料为主的化工工业等四大支柱工业为重点。第三产业以建成和完善龙泉商贸城、木竹家具、鹅鸭、金橘等一批专业市场,逐步培育劳务市场、科技市场、金融调剂中心、经纪人交易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开发建设“泉江一白水仙”风景旅游区和乡镇“农民街”为重点。
   执行情况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年均可比增长10.1%,占计划的81.7%;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33亿元,年均递增6.4%,其中农业总产值7.2亿元,年均增长2.6%,工业总产值9.13亿元,年均增长22.3%,财政总收入7693.3万元,年均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49.7:23.3:27,发展为2000年的35.3:31.5:33.2,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绩。水利、交通、通讯和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建成安村水利水电工程,新增装机容量1.5万千瓦,年供电量达5000多万千瓦时。新增公路里程325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通讯设施扩容程控电话3.2万门,建设移动通信GSM基站7个,完成乡乡通光缆和70%的行政村通程控电话任务。完成文献街、西路街、交通路、广场、县城农贸市场扩建工程、水南水果蔬菜市场、县会展中心、滨江小区、怡园小区一期工程和县自来水管网扩建等工程建设,新增日供水能力2万吨。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较好实施。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校校舍15.97万平方米,截至2000年底,全县兴建希望小学28所。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提高。文化、广电、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十五”计划(2001一2005年)
  到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9亿元,年均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5.3:31.5:33.2调整为26.8:38.2:35。工农业总产值(现价)达26.3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农业总产值(现价)达到8.76亿元,年均增长4%;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17.58亿元,年均增长14%。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8.89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到1.13亿元,年均增长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535万元,年均增长7.5%。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394元,年均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
   发展重点
  农业以优化粮食品种,加快菜园、茶园、桑园、药园、商品林和花卉等基地建设,推广规模化、群体化养殖三元杂交猪和特种水产等养殖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工业以发展中密度纤维板、花岗岩石材等为主的建材业;以金橘、茶叶、板鸭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三越药业公司为龙头的药品工业;以羽绒厂、翔云服装有限公司、奥宇服装有限公司为主的服装加工业以及家具加工业为重点,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以完善水南水果、蔬菜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市场和乡村农产品集散市场,开发和建设白水仙风景区、泉江名胜区、汤湖温泉、滁洲热水洲温泉和狗牯脑茶山观光等景区景点为重点,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执行情况
  (2001一2003年)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46亿元,占年计划的104.5%,比上年可比增长15.6%,比2000年增长23.6%,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97亿元,比2000年增长22.3%,其中农业总产值7.47亿元,占年计划的1032%,比上年增长4.5%,比2000年增长3.8%;工业总产值完成12.5亿元,占年计划的94.7%,比上年增长14.5%,比2000年增长36.9%。财政总收入10829万元,占年计划的105.1%,比上年增长17.2%,比2000年增长4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18万元,占年计划的108.4%,比上年增长19.8%,比2000年增长29.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5.3:31.5:33.2,发展为2003年的28.5:37.8:33.7。全县相继实施南澳陂二期改造工程、黄坑水陂改造工程、良洲水陂渠系配套工程、县城东路小区防洪堤工程、乡村河堤加固工程和白石仙电站二期工程、东营电站扩建工程等9座小水电开发及农网、城网改造等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三年新建、扩建省道、国道公路39公里,新建、扩建县乡道路389.42公里。程控电话装机达4.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8万户,互联网用户达5300户,有线电视用户达1.8万户。完成云川综合市场、建材机电市场、县城廉租住房等工程,全面开通县城市容市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仅2003年新增园林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铺装面积2.62万平方米,城区主干道临街建筑亮化率85%。相继引进三合、唐彩中学等民办学校,扩大全县高中招生能力。2003年,改造中小学危房和新建校舍面积3.2万平方米。县人民医院添置核磁共振等先进医疗设备,新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技大楼,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1年的10.32‰降为7.32‰。

知识出处

遂川县志 1991-2003

《遂川县志 1991-2003》

出版者:江西人氏出版社

《遂川县志》共24篇,内容包括:地理、改革开放、三项基本国策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综合、 农业 林业、工业、商贸、财政 税务、金融保险、旅游名产、政法、国防建设、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遂川县
相关地名